第303章 官哥不分家(13 / 16)
地仿出来。所以蚯蚓走泥纹在今天已经不是鉴定的绝对特征了。
我就碰见过一个阔太太。她捧着一个钧窑大花盆来找我,说:“马先生,你看看,我这个花盆是真的假的?“在陶瓷鉴定当中,很多时候我们回避这个“假“字,一般都说:“你这东西看新,不老。“都是用很委婉的话来说。你说是个假的,有人就说:“怎么是假的,不是瓷的吗?怎么假?“他跟你扳杠。我看了以后就说:“您这个花盆不老。“她说:“怎么不老啊?我这有“蚯泥走蚓纹“啊!“我说:“那叫蚯蚓走泥纹,不叫蚯泥走蚓纹。“她说:“我知道,就是蚯泥走蚓纹啊。“她的知识学得十分不清晰。她在自己没有充分掌握的情况下,就认为这个招数学到了。她认为有了蚯蚓走泥纹,就一定是真的,嘴里还说的是“蚯泥走蚓纹“,把我都差点儿带坏了。她一说我就乐了,我说:“这个特征今天已经不是绝对特征了,不能依靠这一点来判断真假。”
我想,学知识一定要扎实,一定要弄清前因后果,比如“蚯蚓走泥纹“是怎么形成的,一定要弄清楚,别说成“蚯泥走蚓纹“。这就跟唱歌一样,大部分人就会唱一句半句,总上不了台。比如流行歌曲,大部分人都能哼哼,但是能真正上台把整首歌唱下来的,我想都是专业歌手。知识不能掌握片面,一定要掌握全面。
官钧瓷器有很多带有底刻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十个数字都有。为什么刻这些数字呢?一千年以来,后人都在研究刻数字代表着什么,用了各种方法去推论,但至今无解。有人认为数字跟瓷器大小有关。编号越大,个头越小,也就是一号最大,十号最小。结果后来发现不是那样,有七号比四号大的,也有四号比七号大的,都可能出现,所以不是按照这个规律走,不能说明编号是为了尺寸。另外有人认为红色调的钧瓷刻单数,蓝色调的刻双数。这个也说不通。钧窑在一开始不能控制颜色的时候,怎敢在底下写数?我在底下写一个双数,结果出来是蓝的,怎么办?所以这种说法也不足为凭。那么它底下的数字究竟代表什么呢?至今还是个谜。
当历史过去了以后,后人要彻底解开文物之谜,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们今天有很多物品,让一千年以后的人来认识,肯定很困难。比如手机,可能一千年后的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说不清是干吗用的。人家肯定说:“你们当时沟通怎么这么麻烦啊,还拿一个东西。我们现在脑子里一想,几千里以外的那个人就知道了。“所以,当一个东西消亡以后,就非常难确认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