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天目变(11 / 16)
到这个东西的时候,非常惊讶。非常薄,颜色非常清亮,然后人家告诉我,这是宋朝的。一开始我都不相信,我说这么薄,怎么能保存到今天呢?后来我才知道,有大量的景德镇千年以来的瓷器--保存到今天。
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里,它称影青是“素肌玉骨“。它的肌骨是素肌玉骨,他的评价非常高。真正我们在说这个柴窑的时候说过,柴窑有人说是不是“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实际上这四个比喻描绘影青是最为准确的。它就是“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非常地薄。“影青“的名词是我们俗称了,我们现在就这么叫了。在史籍上记载,最早的记载就叫“青白瓷“。那么它这个过程大概是从青白瓷到影青,还有人叫“映青“,就是反映的“映“。显得非常亮--“映青“。包括“隐青“,“隐“就是隐藏的隐--“隐青“,都是跟这个有关,都是一个东西。
那么,在所有的宋瓷中影青是最薄的,声音是最清悦的,就是你拿手敲的时候,声音非常好听。我觉得找几个碗都可以敲出音乐来,装点水,高低音,都可以找出来。
由于景德镇瓷土的特性,它可以仿制金属器,不太费力,所以它早期很多东西都是跟金属一样窝出来的。由于它的韧性非常好。
影青中有大量的粉盒。我们知道不是今天的人才化妆。我们中国历史上,从汉唐都很盛行化妆,宋代每个人都化妆。所以它有大量的粉盒出世,出土。我自己也收藏很多盒,大大小小的,影青的盒是最漂亮的。印花的有牡丹的、花卉的、花鸟的,什么素的,有的纹饰非常漂亮,有的瓷器盒仿得跟那个藤子编出来的似的。宋代人追求的生活的情趣比其它朝代更甚,就是宋代人特别注重生活的细节。我写过一篇文章,我都希望我生活在宋朝,看看宋朝人的那种细致。
由于景德镇这种“薄如纸,声如磬“的这种瓷器的出现,导致中国的一个产品到此有为止了,是玻璃。
我们比较一下就清楚。中国人不是不能生产玻璃器,在战国、汉代、唐代有非常漂亮的玻璃器。我们去博物馆看,看它那玻璃瓶子都跟今天的,有时候你都不相信,那玻璃瓶子看着跟今天的差不多。为什么到宋代以后,宋、元、明、清就几乎没有玻璃器。到了清代以后的玻璃器全是观赏器,带颜色的,皇帝喜欢的摆着玩,根本不是用的。实用的玻璃器从宋代以后中国就不生产了。我们后来喜欢的大量的玻璃器都是从欧洲进来的。欧洲人喜欢玻璃器,生产玻璃器,是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