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茶道(8 / 12)
这个酒杯很大,底下一攥。为什么酒杯做成这样呢?过去他是马上民族。他骑在马上,一只手腾出来就可以攥住这个杯子。“欲饮琵琶马上催“就是这个感觉。
这个出土的把杯,上面写着诗非常有意思,“人生百年常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人活一百年,一年三百六十天,我天天喝醉一场,也就无非三万六千场,人生苦短。我们说过,到了元朝就开始有蒸镏酒了,不是酿造酒了,度数开始提高了。但就这杯子要喝蒸镏酒,也够一呛。
高安当时还出土了六个带盖的梅瓶。我们讲梅瓶的时候讲过,梅瓶就是装酒的。每一个瓶子底下有一个字,它写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古代说的“六艺“。“礼“说的是礼节,道德水准。过去在社会上生存,这是第一个要求。“乐“是音乐。是修养、素养。懂得音乐,这个人的修养就比较高。“射“就是射箭,是技艺,生存的一个本能。“御“是驾御,防御的御,但是在古代当驾御。驾御马车叫御手嘛。它是指行动。“书“就是书法,形象思维。“数“是算数,逻辑思维。
礼、乐、射、御、书、数,你掌握这“六艺“,我觉得你就是一全才。在今天的社会也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周礼·保氏》中就有这样的说法。它说,“养国子之道,乃教之六艺“。
梅瓶底下六个,全部带盖,全部写着字,盖上一个字,瓶底下一个字,对应的。当时可能就是为了配盖。就是说,你看这个底是“礼“,那就拿“礼“的盖扣上了。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出土最重要的一批元青花,每个都精美之极。在江西出土。
第一,是由题材决定的。瓷器题材很少有故事情节,过去中国人画画也很少画带有情节的画,都是《观瀑图》、《花鸟图》,不画情节。画出情节的画,都是国宝,如《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鬼谷下山“是著名的历史军事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诸侯纷起,涌现出很多著名的军事人物。王翊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军事奇才,号称“鬼谷子“,大名鼎鼎的孙膑就是他的徒弟。当时燕国和齐国交战,孙膑是齐国这头儿的,被燕国俘虏了。齐国就求他的师父鬼谷子下山救徒。这青花罐画的就是鬼谷子下山的情景。
在瓷器上画故事情节,这个情节后面一定隐藏一个故事。元末时期,朱元璋很长时间驻扎在景德镇。当时朱元璋率领的明军跟陈友谅的汉军交战,一开始处于劣势,陈友谅号称有六十万军队,他才十几万。打了几次仗,朱元璋都没有占着便宜。曾经有一次,朱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