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铜器(4 / 14)
血!其他的门类差的不少,几件有代表性的我留下,别的都匀给有缘人吧!”老许轻描淡写道,看来自己有了决定。
“好!收藏就是要以藏养藏!做人也要有舍有得!你终于悟到这个了!真正的收藏大家不是手里东西多,门类全!而是精品多,代表性强,最重要的是能形成自己的体系和风格!只有这样才算的上收藏!你上道了!”金总大笑着,特别为老友的改变而高兴。
“是啊!好东西太多了!穷极一生也不可能全部得到!说白了就是一个贪字在作祟!这次我拿出最得意的两件汉代铜镜,你小子要给我好好拍啊!”老许警告道。
“放心!你这种传承有序的真品肯定很多人追捧,价钱不会低!不说别的老钱就是一个大买家啊!对了,人家鲁善工是小辈,不能白来一趟,你给人家传受点经验呗!”金总给鲁善工使个眼色,鲁善工心领神会,赶紧给老许添了杯茶,恭恭敬敬的请教学问。
“看你小子顺眼,那就给你简单说说吧!”老许满意的喝了鲁善工敬的茶,拿起铜镜开始讲解起来。
“辨别古铜镜的真伪,首要的还是应该从铜镜的性质、纹饰、表现的内容等方面,对各时代的铜镜进行充分的了解。古代的铜镜传于今日的,均是出土的文物。墓葬必用水银,因此今日出土的铜镜必均受有水银的染变。铜镜的质地晶莹,又先得水银沾染,年久入骨,满背水银,千古亮白,称为银背;如果先受血水秽污、再受水银侵入,其铜质复杂,则色如铅,年远色滞,称为铅背;还有半水银半青绿朱砂堆的,先受血肉秽腐,其半日久酿成青绿,其半净者,乃染水银,故一镜之背二色间杂也。现在的铜镜以银背为上品,铅背次之,青绿又次之。如果铅背埋土年远,遂变纯黑,谓之黑漆背,此价尤其高,但这种颜色也较易伪作。”
“在此基础上,收藏者还可以通过听声、看形、辨锈、闻味等几个方面,来辨别古铜镜的真假。老的铜镜普遍声音比较低沉、圆润。而新仿的铜镜声音比较清脆,甚至是刺耳。你比如说这个是新仿的铜镜,我们敲一下它的声音,一定是很清脆的。”老许一边说,一边又拿出一个新仿的铜镜让鲁善工比较着鉴定。
““看形”也是鉴定古铜镜的一个小窍门,“看形”就是研究铜镜的形状,从形状上对古铜镜的真伪进行辨别。为保证铜镜能具有真实、清晰的效果,古人在铸造铜镜时,镜子的大小和弧度有严格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讲,小一点的铜镜可以看到比较平缓的弧度,超过20公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