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椴木织(13 / 16)
左右。我说的大约,是因为我都是用眼睛大概地判断,很少用尺子具体地量。
因为在打编蔓皮的时候,蔓皮要保持湿润,所以,我在家里干活的时候,用一条旧麻袋在前一天晚上就把蔓皮包在里面润着。
野葡萄蔓终究跟别的东西不一样,因为它是纯天然的材料,所以,一些疙疙瘩瘩、拐来拐去的地方也可以很好地利用上。如果都是很光滑、直溜溜的倒也没了情趣,有些客人还就喜欢顺其自然的打编。
打编时用不着什么工具。有一把剪花草的剪子,再就是进山采集材料时用的柴刀和锯,有这几样足够了。
一边往上编著,还要一边往下接着,像织布那样。我的编法叫“网代编”。编法有多种多样,但我只会这一种,编所有的东西我都是用这个编法,从过去到现在没有改变过。
编这种提筐时,要让四个角垂直地立起来就需要用很大的力气来按四个角,所以,只有这种木头做的模子才能承受得住。模子也都是我自制的,大大小小好几个型号。四个角无论是笔直的还是圆滑的,它们所需要的蔓条的长度是近乎相同的,但是宽度略有不同,角度圆滑的需要稍宽一点儿的。
编到头,就该封边儿了,边缘要封得好看才行。所以,这里边包的藤条一定要用好的。
葡萄蔓就是这样,用的时间越久越能出来好的光泽,油黑得都能照人,而且时间长了材质也会变软,就更是惹人喜爱。这就是葡萄蔓工艺的特性。
手艺人的冬天
我是真的喜欢打编这一行当,从没厌烦过。有时冬天干活干得无聊了,就穿上森林滑雪鞋,带上笔记本进山了。脚下踩着雪和落满地的野葡萄叶,我会在笔记本上记下:“某某山附近的沼泽地带出了好蔓条”等等,到了明年6 月好去采集。因为只有在叶子都落了以后才能看清蔓条的情况。穿滑雪鞋也是为了锻炼身体。所以,在冬天干活干烦了就进山,把蔓条的情况—一记下。对我来说那一带的山就好像是自家的庭园,毕竟住了60年了,对那里的植物也是了如指掌。冬季看好的蔓条次年的6 月去采,我都是这样做的。
长得直溜溜的蔓条有时也不一定就是好的材料,还要看它的厚度够不够和颜色好不好。蔓条由于受它生长地带日照的强弱、土质的贫沃等影响会有很大的不同。
我是觉得身向北方而长的蔓条都不错,身向北方说起来应该是日照不好的,但我正是喜欢它的那种日照不足的质朴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