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椴木织(8 / 16)
孟加拉,农具的制作规模是很小的。在那儿,更多的也就是铁匠拿着工具四处游走给人家修修旧农具什么的,作坊规模制作的情况少得近乎没有。这大概是因为农民没钱买农具吧,但听说他们的确没有好的农具。为了不使日本的打铁技术失传,才想到了去孟加拉延续,也想到了只要他们能使用我们打制的工具,这个工艺不是一样能保住吗?但是,那里的人们是绝对接受不了这个价格的。所以,出口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越想越感到悲哀。打铁的作坊会完全消失的。日本正朝着这个方向走。但我还是坚持边干农业边打铁,就这样一直干下去。
镇上的工艺馆里展出的都是当地人制作的木制品、圆木简、舀子和蔓条的编制品。
长乡的作品是用野葡萄蔓编制的筐、手提包和篮子等。使用草和树蔓编制的东西在日本的各地都有,比如,用通草、葛草、攀缘茎草、木天寥草、紫藤等等,这些都是编制的材料。在这众多的材料当中,属野葡萄蔓最结实,也最不好处理。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用它编出的东西给人的感觉是既强有力又朴实无华。而且,用的时间越长,它还会更出光泽,更有味道。
从前,那些从事山野农活的人们都是自己从山上采回野葡萄蔓,然后动手编制一些用来盛柴刀、小农具或者野菜一类东西的筐子,这些筐子都非常结实耐用。
长乡的工作正是延续了从前那些山人们所做的。他跟他们一样,也是自己到山上去采回所需的蔓条,再用它们来编制笼子、筐子等。外形是根据订货人的要求来设计,有的要求很正规的,有的要求斜着编,有的希望用粗糙的蔓条,也有的希望编出细腻感觉的,五花八门。但是,他的编法却是很传统的。
长乡的家是从三岛阿的镇中心沿着大谷川一直向深处,一个叫间方的村落,房子就坐落在山的脚下。长乡工作的地方在起居室的旁边,是比起居室稍低一点儿、铺着木地板、正面是大玻璃窗的房间。在面向玻璃窗的地上放着几个坐垫,这儿就是长乡工作的地方。左边儿摆放的是编筐时用的木头模架,周围还有一些大小不同的。右边儿,那个架着台灯、二层高的木架子上,整整齐齐地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坐垫的右侧放的是盛满水的塑料筒和洗手池。蔓条需要保持湿润,否则是无法编的。除此之外,还有凝皮子用的棒,那是由一根圆木在中间插上铁棍制成的。野葡萄蔓一束束地根据它们的粗细分别系拢在一起,很粗糙且凹凸不平,看上去好像很难以对付。这里的一年中,差不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