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鲨船(14 / 17)
里的老婆婆,经常走山路才会习惯这种劳作。
藤蔓的纤维在结实这一点上其实跟麻差不多,只是藤蔓更有光泽,而且很轻,轻得几乎感觉不到重量。
拉丝的活儿也都是那些老婆婆来做的,从这些老婆婆手里出来的丝也都不一样,有的细一些,有的粗一些。不过,倒也无妨,想织粗布的时候就用稍粗一些的丝,而织细布的时候就用稍细一些的。
丝线的打结方法也是我们挂川地区特有的,叫做“葛布结”,跟一般的在织机上的打结法是不同的。
上机织丝
打好了结的丝线,绕在一块木头上,呈“8 ”字型,绕满了木块就是一缕线。
织的时候要把线弄湿,线头穿过梭子就可以开始织了。织的过程中要让线头的结全部朝下。梭子也是我们挂川独有的。一般织的时候要将线缠在织机的卷筒上,而我们那里不绕卷筒,只是让线穿过就可以了,然后再穿过梭子旁的小孔,就可以往下织了。
丝线浸湿以后轻轻地拧一下就上机,而且最好是一气呵成,否则,丝线一干就又变硬了。这样一个线团能织40公分长、30公分宽的一段。
这种梭子在我们挂川地区叫“抒”。有些用来织葛布的织机下边都带有一组滑轨,从前,织屏风用的料子,布面都是很宽的,所以,是利用滑轨来穿梭子的。现在不用织那么宽的布了,这种带滑轨的织布机也就少多了。
丝线用的是麻或混纺丝线,像和服的带子织出来就很结实,过去用的比较多的是木棉、麻、绢等。经纬线都用藤蔓纤维来织的也有,只不过织出来的布不很细腻。
“葛布”在织法上与其他材料不同的是,它的丝线不需要捻。因为,它那同绢一样的光泽一经捻就会被捻没的。用“葛布”做的隔扇面光光闪闪,甚至能使整个房间都能因为有了它而变得更明亮。
“挂川城楼”又重新整修了,那里边有个“天守阁”,其中装饰着我和我母亲合作制作的一幅隔扇。因为幅面很宽,所以需要两人并排在一起织才行。一方飞梭这方就要接住,如果情不投意不合是干不好这个的。
我拿来的这架织机是我们挂川的五年级学生在学校里用的,所以比较矮,但是,织的功能一点儿都不差。这是我为了借给学校而特地订做的。
近来,“葛布”也有染颜色的了。和服的带子呀钱包什么的,都能用化学染料上色,也用从自然中提炼的染料,“葛布”上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