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父亲(2 / 3)
事务由其大儿子秦长生打理。
秦长生年近而立,也是一代传奇人物,生而体弱,祖父秦老先生为其取名“长生”渴盼长久顺遂,从小聪慧异常但是不走寻常路,做过的事情京城人能说三天三夜。
弱冠之龄夺取京中科举榜首,皇帝欲将其点位状元,然在殿试时发现探花竟然已年逾花甲,这位皇帝也有创造性的将状元点为探花,榜眼变状元,探花变榜眼,另两位因为年龄和样貌平白得了这天降馅饼,当然是欢快的伸手接了叩谢隆恩了。
不说后来游街的万人空巷,鲜花差点把从小体弱的秦长生砸个鼻青脸肿,就说皇帝陛下因重其才,欲让其在翰林院清水衙门熬资历,为以后入阁打基础,秦长生不论出生还是能力还是秦家的影响力,只要自己不作死,日后妥妥的内阁宰辅啊。
可是秦长生愣是给拒绝了,说是考试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学识足够给天下学子为师,自即日起,他将暂代其父的东林院长之职,入东林书院教书育人。
自秦长生束发就学五载之后,弱冠之龄,成为大景东林书真正意义上的院长。而今又过了十年。秦长生已至而立,江绯白还是垂髫小儿。
京中人人皆知,东林书院的入学资格有民众推荐的,有当地官府举荐的,也有通过府试、院试自然选拔上来的,但是不管是哪种入学资格,都要经过东林书院的考试才能真正成为东林书院的学子,要不就只能旁听。
但是这并不包括幼学启蒙班,幼学班是真正意义上的秦家族学,师资力量一流,只接受秦家本族以及近亲家族有出息有天赋的孩子,从小学习,学上几年,正常考核通过,一路可以直接进入东林书院,这样的孩子,在科举取士上基本没有什么问题,因此京中无数家族想把自家孩子塞进秦氏族学不得其法。
半月后,当刘氏亲亲热热的搂着江绯白,对江绯白说“安哥儿,最近要好好学习,争取年后可以通过秦家族学的入学考试”的时候,江绯白是蒙圈的,说实话,江绯白真没想到自己上个学需要付出如此大的代价,不论刘氏的人情,还是江清云的人情和财物。
毕竟人情这东西,是奢侈品也是消耗品,用一次少一次。
尤其听到小丫鬟叽叽喳喳说着打听来的,关于东林书院和秦氏族学那些明晃晃,闪着光,可以预见几百年都不会倒塌的金字招牌和光辉历史时,江绯白简直惊呆了好吧。
本来以为去外面的小书院读个书,进个学,楞是让刘氏整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