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皇后(4 / 7)
至那些有读书底子的伙计,都是这管事从北疆那边带来的。
他主要教的,还是这些在京城当地招来的伙计。
“以后,先生要是不嫌弃,白日里可以带家里的孩子一起来这里,按照咱江家的规矩,管你们一日三餐,四季衣物。”
“先生可以带着您家里孩子在空闲时一起学习,也算是两不耽搁。”
李玉知道自己该拒绝,但想到家里的情况,拒绝的话就怎么也说不出口。
于是,他一次次的接受,直到现在,李玉在江家的人脉举荐下,成了京兆府的书办。
因此,那些当初劝告李玉,但是现在依旧没有功名在身的人,已经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十分羡慕李玉的遭遇,希望江家的百货铺再一次聘请先生,他们也好有机会搭上江家这条大船。
可惜,想来江家给这些伙计当先生的人太多,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的。
当初第一批去给江家伙计当先生的人,诸如李玉等人,做满一年后,江家竟然送他们去东林书院学习。
东林书院是什么地方,读书人没有不知道的,但是江家的铺子管事,竟然就能凭靠简单的拜帖,让书院里客客气气的收下江家送去的学生。
在他们学习的两年时间里,江家还是对他们管吃管住,并且按照西席先生的规格,依旧每月给他们月例。
这么一来,先生觉得自己拿的是西席先生的月例,教的就是正儿八经的学生,感觉自己受到了尊重。
而伙计们见主家给他们请的是正经的读书人,而且给先生付的是西席先生的费用,就是说,主家当他们是家里正正经经的家里孩子。他们也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
两者对江家的态度,都有了更深的敬意。
管事依旧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一切。心里却在想:都说咱兴庆府是穷乡僻壤,看看这京中的后生,也没有比书院的孩子机灵到哪里去。
还是家主有远见,一举数得,下个月,该让书院给自己这里多送几个机灵的孩子了。
那些被送到东林书院读书的人,要是两年后,能顺利通过科考的,江家继续供养他们读书,还给他们的家人想办法解决生计问题,要是没通过的,也想办法在个衙门给他们谋了个体面的差事。
因此,近几年,有好大一部分人,想去给江家的伙计当先生。因为其中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