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9 / 11)
无数次弯腰低头,将尊严踩在地上的时候,被深刻印在心里的反而是对弱小的自卑和不甘。
妣云罗拿着钱回到家里,只觉得手脚无比沉重,想要同母亲说些什么,可是当面对她喜极而泣的模样,她声音便哑在了喉咙里。
当初到处找到的钱,不过是一万,刚好够她一年的学费,妣云罗上了大学的第二年,还是又重新贷了国家助学贷款,并在假期找兼职,只是每当她回想起当初的经历,便难免懊悔不已,恨自己太过软弱,不够坚强,所以拨出了那个电话,可是另一方面,她又清醒的认识到,如果没有那笔钱,母亲不知道要遭受多少苦难和艰辛。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话,在学习的时候,不过是句教育人要感恩的话,只有在最困难的时刻,得人帮助,才知道这句话有多么沉重。
在你人生最困难的时刻,别人可能只是随手给了两块钱,并且这些钱于他们来说,其实无足轻重,但对于自己来说,却是你怎么还也还不清的债。
在这样的境况下,妣云罗的大学并没有那么快乐,她心里有了很多沉重的东西,也提前早熟,与同龄人便无法交心,而她唯一可以倾诉的母亲又十分脆弱,她一个人呆在家里,时常感到孤单,又心忧她的生活和学费,每每打电话,都会强调“你要好好读书,才能对得起你父亲,对得起我的辛苦。”
心里像是蒙了一层阴影一般,让妣云罗只能不停安慰母亲,报喜不报忧,人却越发不爱说话,有时甚至害怕和母亲通电话,也不想回家。
因为每次她回家,亲戚邻居朋友都会以教条的口吻道:“你母亲是多么的不容易,你以后要怎样怎样才对得起她。”
对于母亲的辛苦,她看在眼里,也急在心里,她在一点点努力着改变生活,等到大学毕业,立马找了工作,扛着巨大压力拼搏,直到慢慢走向成功,最终让母亲过上好日子,心头才缓过一丝气来。
只是一路走来,不管是母亲也好,还是其他人也好,他们都不曾关注过她的内心,不知道她跪在父亲的棺前时多么彷徨无助,不知道在面对助学金时候,她是多么难受煎熬,更不知道,在盛名之下,她怕学不好,功不成名不就,压力有多大。
遂经历过这些以后,妣云罗十分惧怕人情,也从来不愿意欠人恩情,和任何人相处都保持着淡淡的关系。
她的这种状态,是在工作三年之后,才被母亲觉察到。
那个年纪的女孩宛若花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