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二更)(8 / 8)
等待剧目的开始。
七十年代样板戏当道,温欣掏出家里的瓜子来与旁边的小黑妹儿和其他几个知青分吃,一边讨论着今天演什么样板戏,可是直到那报幕员一上来,几个知青都有点傻眼,因为这个舞台剧的名字叫做:送子下乡。
温欣手里的瓜子放在嘴上忘了磕,转头看向旁边的刘悠悠,刘悠悠看着眼前的剧目,两人都是一脸茫然。
温欣是看过刘悠悠之前为了去阳山市借调写得剧本送子下乡的,因为比之之前的那部送郎参军更好,刘悠悠对于送子下乡写得更加贴近生活也更加感人,毕竟她就是一个真实的从大城市下乡来的知青,有生活体验。
纵观王家屯儿演出的整部戏剧,整个套路基本上都是按照刘悠悠的剧本框架,在其中加入了许多样板戏的舞蹈元素,背景音乐也换成了洋气的手风琴,但是整个构架都是按着送子下乡的套路来的,但是报幕前编剧的名字确是一个温欣问所未闻的名字。
几个人心思复杂的看完了整个戏剧,不明所以的小黑妹沉浸在那段手风琴音乐中,大眼睛忽闪忽闪的似乎在记调子。舞台剧演的特别感人,在场的很多人都哭了,特别是到这附近下乡的知青们,更是哭的稀里哗啦的,刘悠悠也哭了,但是她的眼泪更复杂,温欣没有问。
回去的路上,刘悠悠擦了眼泪,路上的话多起来,好像什么都没发生,毛驴车赶到了知青宿舍门口,临走时温欣拉了拉她的手,想安慰她两句,但是刘悠悠转过头来却笑了笑,云淡风轻的说,“什么都别说,我都懂,起码证明我还是挺有才华的不是吗?”
温欣笑笑,“当然,是金子,总有一天会发光的!他们挡都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