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结局(3 / 10)
尤其是铜矿和银矿。
二十年内,赵丹希望赵国的舰队能够南下到香料群岛,也是后世的印度尼西亚。
三十年内,赵丹希望赵国的舰队能够抵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五十年内,赵丹希望赵国的舰队能够绕过好望角,抵达大西洋的非洲西海岸,甚至抵达欧洲西部的利里亚半岛,进入地海之。
七十到一百年内,赵丹希望赵国的舰队能够登陆美洲。
一百五十年内,赵丹希望赵国的舰队能够完成环球航行。
听起来似乎太久远了一些,但是有鉴于现在还是公元前两百年,历史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大航海时代要早了至少一千六百年,加如今原大地由于千年战乱而产生的这么一个地多人少的状况,所以赵丹一点都不着急。
等到赵国人口大爆炸的时候,正好赵国的对外航海事业也到达了一个高峰期,那个时候,原大地过剩的人口可以用移民征服者的方式,不停的向全世界新开拓的殖民地进行输出了。
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整个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甚至可能会完全成为赵国的殖民地,而对西亚和欧洲的征服,则是赵国未来陆地军事扩张的目标。
当然,持续的对外征服会不会让赵国分裂成类似于蒙古那样的四大汗国,又或者出现像美国从英国殖民地而独立这样的事情,其实说实话……
等到需要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赵丹早都凉凉啦,一个死人还管那么多?想管也管不来啊。
再说了,如果全世界都被华夏给征服了,那么在“全世界都是华夏人,全世界都在说国话”的这么一个情况下,赵国是否强盛甚至是赵氏皇族是否依旧存在,又有什么要紧的呢?
反正赵丹才是那个奠定了华夏千秋万世伟业的奠基者,是注定要载入史册、受到万世君王香火祭祀的人!
说起来,赵丹准备以一个“神谕”的方式,将自己脑海之所有关于后世的记忆统统记载下来,并且让未来的赵国皇帝代代相传。
有了这么一份号称来自天的神谕书,再加里面必定会实现的诸多关于未来的描述,赵丹觉得自己的继承人们只要不是脑袋被踢了,应该是不会作出像明朝后期以及清朝那种禁海、闭关锁国的蠢事,更不会停止赵国的对外扩张。
这够了。
公元前248年6月初一,赵丹在赵国群臣、诸子百家、各地赵国子民代表、乃至于诸多边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