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 早朝见闻(2 / 3)
。方应物想道,不过这些人祸乱朝纲,也算最有应得。只是来不及为李孜省转圜了,那封密疏还没有找到。
又听天子点头道:“准了!”
这些佞幸小人里。梁芳、僧继晓皆不在朝会上,只能派官军另行去捉拿。而以方士身份迷惑先皇,得以混进文臣行列的李孜省就在朝会现场。
天子一声令下后。便有当值的锦衣卫官军上前,将李孜省从班位中捉了出来。然后就是摘掉乌纱帽并剥去官袍。
边上的官员们只当看好戏,没有任何同情。文官们从来就没有把李孜省当成同僚看过。同殿为臣四个字,更像是一种羞辱。
李孜省脸上露出绝望的神情,身子颤抖的宛如筛糠一般。同样饱受过弹劾的汪芷忽然生了几许兔死狐悲之意,扭头向方应物问道:“他会不会当场捅出那个秘密?”
方应物答道:“应当不会,他肯定还抱着希望,用这秘密来交换自己出狱。”
当然方应物知道,上辈子时空历史中的李孜省是暴毙在狱中。可是现在方应物即便想回报李孜省,也无能为力。总不能把自己也搭进去,他和李孜省交情还没好到这种程度。
正在锦衣卫官军要将李孜省拖走时,吏部尚书李裕站了出来,对天子奏道:“李孜省与梁芳、僧继晓等人不同,其罪状较轻,望陛下有所区分。”
金台上下一片哗然,这李天官竟然会站出来替李孜省求情!虽然李天官与李孜省是同乡,但这可不是讲同乡关系的场合。他的言行不仅仅是求情这么简单,而是严重到逆大势的行为!
当前什么是大势?就是拨乱反正、激浊扬清,这是上应天意、下顺人心的政治方针,没人可以逆天而行,就连首辅万安也要想尽办法的自保。
李孜省、僧继晓、梁芳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下狱,就是当前政治路线的体现。李天官公然替李孜省求情,这无异于是与天子钦定的政治路线对抗。
到目前为止,公然这样做的,只有李天官一个人。众人无不泛起一道问题,为了区区李孜省,冒着失去吏部尚书官位的风险,这值得吗?
连方应物也忍不住叹口气,自言自语道:“这是一个好人。”
方应物与李裕交往很多,他很清楚李裕的心情。李孜省与李裕乃同乡,当初李孜省在先皇面前得志时,也照拂过李裕。几年前,李裕从副都御史升为掌院右都御史,李孜省出力不小,极力向天子举荐李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