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枯井冤魂(3 / 9)
洋人,烧尽洋舰。结果天兵天将没请下来,乌合之众也抵挡不住洋枪洋炮,顿作鸟兽散,或是投河身亡,或是死于乱军之中。由于死的人太多了,收尸队埋不过来,很快就发生了瘟疫,城里城外的棺材都卖空了。
崔老道他们在外逃难,路上得知“黄莲圣母”已被处死,战乱也平定了,三个人这才敢往家走。
战乱瘟疫过后,沿途村庄十室九空,三人走得饥渴困乏,不说买碗面吃,打算讨口水喝都找不到人。他们行至傍晚时分,来到一个庄前,但见庄门上挑了两盏白灯笼。
三个人又饿又渴,路过一个有人住的庄子可不容易,赶忙走上前去叫门借宿。
庄子里出来个仆人说:“你们三个好不明事理,没看我们庄前挂了白灯笼吗?主家有白事儿,如何容外人投宿?”
说话间正要将崔老道他们赶走,刚好主家听到门口有人说话,出来一看是崔老道。主家快步跑到近前,双膝跪地,“咣咣咣咣”连磕响头,口称:“道长救命!”
崔老道扶起主家,认出这位是天津卫的小老爷,伏虎庄的二庄主。民间将县官俗称为“大老爷”,保甲局的头儿是“小老爷”。庚子之前,天津卫没有警察,保甲局相当于公安局派出所。崔老道给死人批殃榜,少不了同二庄主小老爷打交道。
崔老道急忙还礼:“岂不折杀贫道了,小老爷如何让贫道救命?”
二庄主没说话,他带崔老道等人进了庄子,推开上房说:“请道长搭救的是这位!”
崔老道吃了一惊:“上房青色寿衣、青色寿帽、青色寿鞋的这位是……大老爷?死了几天了?”
【3】
崔老道他们投到伏虎庄借宿,庄子前边有一条土路,没有官称,民间叫“达官路”。
以前京城也有个地方叫“达官营”,作为旧时留下的地名,“达官”二字倒不是指达官显贵。过去有镖局子,专替有钱的东主押运财货,往来南七北六一十三省,押镖的镖师,用行话来说称为“达官”。“达官营”是镖师们进出京师之时,去到官府登记造册的所在,自古有军队驻防。天津卫盐运、漕运发达,货物往来主要走水路。伏虎庄达官路是走暗镖的一条土路,暗镖专指私盐之类官府禁运的货物。可想而知,此地人烟稀少,十分荒凉。
三人进得伏虎庄,看见上房躺了一个死人,乃是二庄主他大哥,伏虎庄的大庄主。
崔老道见大庄主寿衣寿帽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