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枯井冤魂(5 / 9)
当年李闯王率领起义军打破北京城,逼得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李闯王在金銮殿上论功行赏,起义军捉到一个姓费的宫娥,闯王见其年轻貌美,赏给了他麾下的大将“一只虎”。费贞娥一心忠于明室,宁死不肯从贼,行刺贼将“一只虎”未成,逃到西关外自刎殉国,尸首由义民收敛,埋在一个砖窑之中。到了大清朝康熙年间,官府给费贞娥立了牌坊造了坟,又建了一座祠堂,那就是烈女祠,后来又陆续埋进去几位贞节烈女。
费宫人墓为官地,封建社会往烈女坟中埋人,必须先由地方查明事迹,士绅联名担保,呈报给官府,官府再请奏朝廷,朝廷恩准封为贞洁烈女,方可埋进烈女坟。称得上“烈女”二字的,没有一个活人。旧社会的女子将贞节看得比命还重,死后能进烈女祠,那也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儿。可以说,埋在烈女坟的女子,个个死不瞑目,没有一个善终。
关于西关外的烈女坟,一直有个非常离奇的传说:清朝占了明朝的皇宫,出于节俭,封了几处用不到的宫殿,常年无人出入。一百多年之后,有侍卫从偏殿的一口眢井之中钩出一具女尸。眢井即是没有水的枯井,女尸身上穿的是明朝宫人装束。明朝末年,闯贼进京,跳河投井殉难的宫女不下两百余人,枯井中的明朝女尸应该也是其中之一。奇怪的是,枯井中的女尸面容如生,似有神明护佑。朝廷称其节烈,赐往生衾,厚葬于烈女坟。
二庄主刚好管西关这一片,之前他抓过两个在烈女坟盗墓的贼人。据盗墓贼交代,烈女祠埋了这么多女子,当以枯井中的明朝女尸葬品最厚。因为清朝皇帝迷信,担心前朝女尸不祥,御赐陀罗尼经宝衾,此衾五色织金,佛塔上缀有一百单八颗东珠,跟皇陵中的没有两样,是件不可多得的宝物。当朝的东西,不可能整件拿出去卖,好在可以单抠,抠下陀罗尼经宝衾上的东珠变卖,也能值不少钱,多了不好说,至少是十来根金条。在保甲局当差的二庄主问明口供,吩咐手下的人去到牢中,用麻袋压死两个盗墓贼灭口。
此后不久,发生了庚子之乱,那个仗打得四面城墙全没了。运河决口,淹没了南洼,水上到处是浮尸,西门变成了一片瓦砾,北门的死尸堆得高出了城头,路上都是啃死人的野狗,真得说是死的死逃的逃,大白天走出一二里地也见不到半个活人。二庄主逃回老家,找到他大哥,哥儿俩一拍即合,要趁这个机会去西关外夜盗烈女坟。
【5】
在过去来说,天津卫的老坟也不少。二庄主在保甲局当差,多次见到官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