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现实很骨感(2 / 3)
暗自叫苦,怎么能这样?如果一旦将来出什么事情,只要有人说一句是登基的日子不好,那么自己肯定被抄家灭族。
如果自己现在不答应,肯定得罪了这些大臣,这可真是进退两难。沉思了许久,才缓缓的道:“殿下,今天乃是先皇驾崩的日子。”说完之后,这位老大人便低头不语了。此时他的心里已经打定主意,无论这次的事情结果如何,自己肯定是不参与了,回去就辞官,养老归乡。
大殿里面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呆住了,因为钦天监监正的这句话。自古儒家讲究的就是孝道,治国讲究的也是以孝治国,钦天监的监正这句话虽然简单,可是里面的含义确是不浅。
先皇驾崩,如果不是战乱时节,社稷倾覆,新皇帝是不可能当天就登基的。就算是战乱时节,恐怕也会好好的考虑一下日子吧!
大殿里的这些大臣,都是深受儒家礼教的熏陶,骨子里都是儒家的子弟,让他们有违儒家之道,那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的。在一番神色变幻之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皇太子朱由校的身上,似乎在等待着这位十六岁的少年拿主意。
皇太子朱由校也没有想到事情居然会发展成这个地步,真正的历史上,杨涟就是犯了这样一个错误。天启皇帝九月初一没能登基,而是将登基的日子定在了九月初六,在这六天的时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那就是三大案之一的移宫案。
在这个时候,真正认识到问题严重性的就只有都察院巡城御史左光斗,本以为将他找来就能阻止这件事情的发生,可是没想到居然还是不可以。难道这就是历史的必然吗?如果自己不能改变历史,那么自己能做什么?
按照原本天启皇帝的轨迹,每天做木工活,宠信魏忠贤,然后在七年之后,死于非命。
大臣们并不知道皇太子朱由校在想什么,看到太子不断变幻的脸色,全部都是面面相觑。就算今天不能登基,不是还有明天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别的事情?
良久,皇太子朱由校才苦笑着摇了摇头,深深的叹了口气,缓缓的道:“既然这样,那就把日子定在九月初六吧!”看了一眼还要说话的左光斗,太子摇了摇头,沉声道:“本宫虽未太子,也是先帝的儿子,如今先帝驾崩,本宫怎么忍心在这个时候登基为帝。”
左光斗此时也只能深深的叹了口气,狠狠的瞪了一眼钦天监的监正,吓得老家伙赶忙退出去几步。
看着外面缓缓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