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6)
,只有在翻阅史书的时候才能看到几句关于他的描写。
而书院,注定是要光芒万丈的,云烨相信,即使再愚蠢的帝王也不会去触碰书院,因为只要给他时间,他就会成为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根基。
云烨几乎一整夜都没有睡觉,在惨淡的月色下在李纲的陵墓前面喃喃自语,将自己发现的和看见的所有喜讯都告诉了李纲。
发现世界的航行就要开始,蒸汽机终于出现,现代医药的苗头已经在逐渐破土,终有一天,他会成长为参天大树。
辛苦半生,回报不菲,只是旱塬铁厂的浓烟,和覆盖在长安城里的煤烟,多少让云烨的心里有点惴惴不安,或许这就是代价,趁着别人还没有能力污染,大唐但愿能够快速的渡过这段黑暗的肮脏时期,能进一步地走进后现代的文明中,或许,自己遗留在那个世界的孩子,不用再活的那么辛苦。
第二十四节 三个倒霉蛋
有生之年不一定能看到铁甲舰在海面上奔驰,但是有这个苗头就非常的好,以前也认为工业文明是在伤害自己赖以为生的世界,现在站立的角度不同了,对这个问题就有了一种新的看法。
人类的身体过于脆弱,面对自然世界的原始物质,我们身体脆弱的不堪一击,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我们懂得制造工具,知道披上甲胄就能获得更强的抵抗力,不管是铁甲舰,还是铠甲,他们最原始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就是保护我们的身体。
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说起来容易,想要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极大地努力,人类最终的理想就是投入到星辰大海的怀抱里,今日的一小步,可以奠定将来的万世基业,也能让我们的脚步走的更远。
一遍遍的拍着李纲的墓碑,喋喋不休的诉说着自己的心里话,和亡灵说话要比和活人交流要真诚的多,这个时候,云烨发现自己就像是一个圣人。
繁琐的家事,和朝堂的纷争全部都在这一刻消失的不见踪影,唯有发自内心的喜悦充溢胸怀,这个时候自己看到的人都已经不再是具体的某一个特例,而是模糊了面容之后,变得极为大众化,他们只有一个名字,叫做人。
都说一撇一捺站稳了才能立于天地间,云烨幻想着有一天给这个字加上坚不可摧的铠甲,让他真正地可以立在天地间,疑惑宇宙中。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云烨骑在墓碑旁的那只文龟的背上,很是豪迈的念出了这两句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