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八千里路客栈(3 / 9)
“师兄,他到底去了哪里,咱们手头上没有任何线索,这个事,我看还是从长计议吧?”张国忠似乎也有点儿犹豫, “况且此人号称是袁绍一的徒弟,尚且如此下场,咱们去了恐怕……”
“国忠啊,你这个人咋岁数越大胆越小呢?你没听毅城说吗,那个, 姓童的自己身上就有东西!祖宗上带下来的,都他娘的成煞了,我看他那点儿毛病,八成是自己身上的阮意)L弄的……”老刘头一脸的不以为然,“再说了,有左辅上仙随行,有啥妖魔鬼怪不得绕着走?你怕啥?’’
“刘先生,我记得有人跟我说,投了凡胎,就是凡夫俗子,与常人无异……”秦戈依旧很认真。
“你个老小子就不能少说两句吗!”老刘头急了……
大理古城,人民路。
董老板开的客栈,名日“八千里路云和月”,在大理古城也算是小有名气,因为名字长叫着不方便,同条街的其他店家一般都称其“八千里路”客栈。董老板本人是山东人,也有一股子典型的山东人性格,热 情直率有啥说啥。按董老板的话说,客栈所在的这套小院,在大理古城而言算是相当有来头的院落,当年杜文秀建立大理政权之初,此院落曾一度是杜文秀的临时作战指挥部所在,后来几经征战,大理政权趋于巩固,此宅便被杜文秀赏给了麾下一线猛将平东大将军马荣,直至起义失败,大理城破后,此宅又被清军主帅岑毓英赏给了一位副将,后被副将赠给一位前清文人开设书馆,据说民国著名革命志士,曾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的熊雄,也是从这个院子走出去的。
在老刘头的印象中,客栈这玩意儿,应该是类似于老北京炸酱面馆那种前店后厂食宿一体的店面,方桌条凳,再找几个跑堂的站在门口吆喝才对,结果一进这个“八千里路”客栈可着实是长了见识,原来客栈还可以这么开:整个“客栈”可以说是一套由二层建筑围合的四合院,整个院子的面积约莫有一百米见方,摆着不少假山和绿植;院子当中挖了一个大概四五平米大小的人工池塘,养着锦鲤种着睡莲,池子边上摆了把大号太阳伞,伞下面则是躺椅和茶桌;四周建筑相邻两侧全是二层客房,进院正对面的一侧纯木质古建筑被改造成了开放式的大堂,而另一侧则是免费的咖啡座,面向院内的整面墙壁己被改造成了玻璃幕墙,若坐在屋里,透过玻璃幕墙抬头就能看到院里的景观。趁张国忠在前台登记的工夫,老刘头一屁股坐在了池塘边的躺椅上,还真能找回点当初在孙亭家豪宅的游泳池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