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8 / 12)
至康熙十三年完成。
变法维新人物梁启超,曾对外国传教士在中国所起作用和产生的影响做过评价:”17世纪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中国学术史上应该大笔特书,那就是欧洲天文、数学的流入。“
南怀仁制造的那辆汽车其实只有二尺长,四个轮子,重要的是中部的火炉和汽锅。铜制的汽锅犹如现在的水壶,下平上圆,顶上有一喷气的壶嘴,壶加热后,蒸汽从小嘴里喷吐而出,产生很大能量,射在涡轮叶片上,像水车产生动力,带动汽车后轮,驱动小车行走。车前还装有手动轮,控制行走方向。汽锅里发出的蒸汽可以驱动小车行驶10小时以上。
虽然简陋,笨重,但是这辆汽车在当时出现,绝对是了不得的事情,但是南怀仁做这辆车的目的只是为了讨巧皇帝,在没有人拽马拉的情况下,真能自动行走,不知当时康熙皇帝看了有多么开心,是否在有兴致时拿出来玩玩也未可知,但能肯定康熙很感新奇。
康熙皇帝显然没能充分认识到这辆车的意义,要不怎没降旨做成实用汽车。然而这种动力被称为布兰卡冲动式蒸汽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事有巧合,法国人居尼奥花了6年时间,在1769年制成了世界第一辆具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汽车。这辆汽车的大锅炉容积很大,有50立升,很奇特,居然也与南怀仁的蒸汽机形状一样,可见南怀仁设计构思的精到。
后世人不免嗟叹,要是康熙大辫子能从他那不多的脑容量里剜出那么一点点的心思,重视一下的话,或许华夏的文明史就要被重新改写了。
现在杜睿不会再有这样的遗憾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蒸汽机,已经在大唐诞生了,日后那些西方蛮夷,也只能望着大唐的后背,无力的追赶了。
”好!好!好!“
杜睿接连道了三个好字,可以说当初的火炮,眼下的燧发枪诞生,杜睿都不曾如此开怀,那是因为这台蒸汽机出现的意义,太不同寻常了。
杜承学此刻也仿佛脚下带着风一样的飘了过来,蒸汽机总算是在他的手里诞生了,多少年了,自从当初拜在杜睿的门下,他就开始钻研这东西,二十多年过去了,到如今他的研究总算是有了结果,他岂能不开怀。
”恩师!这蒸汽机可还行!?“杜承学的言语之中满是自得。
要是在平日里,杜睿少不得要打击他一番,让他脑子清醒一下,可是现在杜睿什么都顾不得了,面对大唐最牛B的科学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