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11 / 12)
在基督教获得正统地位之后4个世纪,教会的势力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以至到了畸形发展的地步,随着亚洲地区被阿拉伯人征服,这些地区的主教涌入帝国内地,使畸形发展的状况更加严重。
有一本教会的经书称:”人类分成两半,一半是僧侣,另一半是俗人。“僧侣人数的实际数字虽然达不到人口的一半,但他们所占有的土地却几乎占了帝国的半壁江山。而且他们还拥有免税权和其他特权。与此同时,帝国无地少地的平民却越来越多。要增加帝国的税收和劳动力,要有大量富饶的土地分给新兴的军事贵族,就必须拿富得流油的教会开刀,无论利奥三世本人的宗教思想如何,这已成为他的必然选择。
另外,基督教会在宗教本身的硬伤也使它成为了被攻击的对象。早期的基督教强调精神信仰,禁止偶像崇拜。但基督教随着它的发展也像许多其他宗教一样,逐渐走上了偶像崇拜的道路,圣像和圣人遗骨被修道院供奉起来,愚昧的群众认为对圣像的顶礼膜拜可以使自己趋利避害,而带给了修道院滚滚财源。而且对各圣徒的偶像崇拜有把基督教引向多神论的危险,这严重违背了基督教作为一神教的本质。基督教内部本身就有人对此十分不满,而利奥三世正利用了这些硬伤,发起了向教会夺权的轰轰烈烈的”捣毁圣像运动“。
利奥三世发布了第一道反对圣像崇拜的诏令,将供奉圣像视同偶像崇拜。这是向全国教会的第一道宣战书。随后,在全国发起了破坏圣像的运动。接着,由于教会违抗诏令,修道院的大批土地被没收,余下的土地也必须课税,修道院的数量被大为减少,大批修道士被还俗成为社会劳动者。
利奥三世得到了大部分军事贵族和宫廷贵族的支持,因为他们是这场运动的最大受益者,从中分到了大量的土地财产,部分开明僧侣和保罗派信徒也站到了这一边。而多数教会高级领导者则是反对力量的代表。
因为这项政策,拜占庭国内已经乱作了一团,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不甘心被利奥三世愚弄的阿拉伯帝国哈里发叶齐德,再次纠结了二十万大军,一千八百搜战舰,包围了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形势岌岌可危。
皮纳尔现在也很矛盾,因为他所效忠的希拉克略王朝已经覆灭,卑鄙的篡位者利奥三世成了拜占庭帝国的皇帝,他该怎么办?
向新的皇帝宣誓效忠?
还是利用大唐的力量颠覆利奥三世的统治?
此刻的皮纳尔就好像走到了人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