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8 / 12)
内盖夫沙漠,北临地中海,南濒红海。东西最宽约210公里、南北最长约385公里。半岛上广大的干燥地区称为西奈沙漠,与埃及的东部沙漠间隔著苏伊士湾,但东边则连绵进入内盖夫沙漠,地形上没有显著的改变。
西奈半岛地势南高北低,从布隆角至穆罕默德角的南北距离约为400千米,南部为山地高原,海拔800到1500米,最高峰凯瑟琳山海拔2637米,西南有加阿沿海平原,北部为平坦高原,间有石漠和流沙,地中海沿岸为平原,海拔300米以下,是塞得港通往巴勒斯坦的陆上走廊。
西奈可分为两个主要区域,一为南边的高山群,包括凯瑟琳山、乌姆萧马尔山、的台伯特山及西奈山等峰。南部区域基本上由火成岩构成,被峡谷状的深峻荒溪所遽切,荒溪之水注入苏伊士湾及亚喀巴湾。这些荒凉的山块与西边的苏伊士湾隔著狭窄的滨海平原,但其东侧却自亚喀巴湾骤然升高。
另一个区域位于山块的北侧,占西奈全境三分之二,其地形特征包括广阔的阿里什河平原、一些岛状丘块以及沙丘连绵的西部及北部海岸宽广平原。一条沿著西奈南缘呈马蹄铁曲线的明显山脊,形成了三大流域区。北部流域区以阿里什河为主,在阿里什镇附近注入地中海。东部流域区及西部流域区均包含多条小溪。据估计西奈沙漠一年吸收当地降水20亿立方公尺的水量。
由于西奈半岛位于横贯北非和南亚的大干燥带内,因而土壤表面崩解、沙丘广阔、盐化及多荒溪。从偶尔出现的厚层冲积土及湖积层看,以往曾普遍有较不干燥的气候状况出现。低起伏的西奈北部地区冬天雨量较多,夏天干燥酷热,春、秋两季则有干燥的喀新风及偶发的暴雨。
在大漠中行军,并非薛仁贵首创,最早的就要数当初杜睿率军西征高昌,就曾穿越数千里的沙碛,此外贞观年间,苏定方为了灭定西突厥,也曾经在沙漠之中行军。
三万安西军在苏向的率领下,当天就进入了大漠,大漠广阔无垠,唐军排着整齐的阵势,齐头并进,声势惊天,凡唐军所过之处,就是一朵巨大的乌去,这是唐军马蹄溅起的沙土组成的乌云,滚滚西去。
从大漠进军,大的困难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方向,一个是粮草。
大漠大阔无垠,缺少参照物,在大漠上行军,很容易迷路,但是这根本难不住唐军,唐军自打到了图尔,薛仁贵就下令,在当地人当中征集向导,为唐军引路,当地人归附大食帝国的时间到底不长,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