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6 / 7)
一些细枝末节往往会选择忽略。
可在战争中,决定胜败的,往往都是一个细小的原因,就好像二战的时候,北非的意大利军队因为没有打开弹药箱的钳子,而选择成建制的投降。
杜睿为唐军的将领们打开了一道门,在战争发生之前,需要主意的不单单是对方的兵力配属,后勤保障这些细节需要注意,还有很多方面都应该列入被侦查的范畴当中,包括对方的武器装备,对方主要将领的性格,当然更重要的是地理环境。
只有得到了这些情报,然后才能通过分析,找出取胜的要素,这是当下没一个唐军将领都必须掌握的。
”根据情报显示,大食人在苏伊士港的驻军只有两千人,而且因为自打埃及被大食人占领之后,红海一直都在大食人的掌控之中,他们在港口并没有修建足够的防御设施,这是我们的机会!“
”还有情报显示,大食的埃及总督穆巴克正在集结兵力,准备东进,围剿在西奈半岛上的大帅所部!看起来我们的初期战略目标已经达成了!“
”穆巴克此人的性格一向都是胆小如鼠,这次能有这么大的手笔,也算是难得了!“
”不!情报显示,他并没有完全放弃对埃及西部的防御,在开罗,他留下了两万人坚守,而且还都是大食人在埃及行省的精锐部队,拥有快速奔袭的能力!如果我们在攻占了苏伊士港之后,逐一奔袭塞得港和亚历山大港,这会给大食人援救的机会,我们的计划必须改变!“
”有埃及守将的资料吗?“
”将军!情报部门正在搜集!“
杜学文点了点头,道:”好!要快些!“
杜学文的旗舰上,所有的唐军将领都被集中在了一起,商量着出兵之事,这是唐军的习惯,也可以说是杜睿留下来的习惯,每一场大战之前,都要集思广益,杜睿一直以来坚持的都是一人计短,三人计长,通过这样的讨论,总能出现更好的办法。
要知道,这可是战争,战争是会死人的,只有将所有人的聪明才智都集中到一起,讨论出最好的办法,才能尽可能的减少损失。
杜学文见众人说得都差不多了,便道:”我们确实应该改变一下策略了!我觉得在攻占了苏伊士港之后,我们不能立刻放弃,去奔袭塞得港和亚历山大港,而是应该派一部分人在此坚守,可是我们的兵力有限,不可能做到每占领一个地方,就派兵驻守,因此我决定,留下三千人,和古吉拉特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