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骑兵!出击!(10 / 11)
畜或鞭生马,以生马搅地,敌阵鲜有不败。敌或森戟外列,拒马绝其奔突,则环骑疏哨,时发一矢,使敌劳动。相持既久,必绝食或乏薪水,不容不动,则进兵相逼。或敌阵已动,故不遽击,待其疲困,然后冲入;待其兵寡,然后则先以土撒,后以木拖,使尘冲天地,疑兵众,每每自溃;不溃则冲,其破可必。或驱降俘,听其战败,乘敌力竭,击以精锐;或才交刃,佯北而走,诡弃辎重,故掷黄白,敌或谓是城败,逐北不止,冲其伏骑,往往全没。或因其败而巧计取胜,只在乎彼纵此横之间,有古法之所未言者。其胜则尾敌袭杀,不容逋逸。其败则四散迸,追之不及。
总的来说,蒙古骑兵本身的特点就是技术过硬,吃苦耐劳,具有极强的纪律性,作战时善于长途奔袭,能够合理的结合地形要素,把握最佳时机,几乎具备了骑兵的所有优点。
这也是为什么杜睿一直以来对后世蒙古骑兵的战法极其推崇的原因,当初还只是个白身的时候,杜睿就曾将重新组建的飞虎军当成了他的试验田,灌输的战法就是后是蒙古骑兵的战术。
杜睿第一次运用就是在西征高昌之时,当时他率领初出茅庐的飞虎军,奔袭穿越数千里沙碛,突然就出现在了高昌城下,将鞠文泰活活惊死。
后来无论是灭吐谷浑,征伐契丹,平灭三韩,扫平吐蕃,还是之前与易布拉西·默罕默德的连番争斗,杜睿都将后世蒙古骑兵的战法,运用的如火纯青。
可以说,杜睿剽窃自后世蒙古骑兵的战术,如今早已经深入人心,此刻杜学文和薛讷也是一样,杜学文学自杜睿,自然承袭杜睿的衣钵,这种骑兵的奔袭战术,可以说已经渗透了他的血液之中。
从苏伊士港到亚历山大港,足足有两千里之遥,杜学文仅仅用了七天的时间,便完成了这种急行军。
几乎在杜学文兵临亚历山大港的同时,远在开罗的哈马德里才得到了消息。
”有唐军在苏伊士港登陆!?“
哈马德里闻讯不免大惊失色,跳将起来,疾步上前,一把攥住了那个从苏伊士港逃回来败兵的衣襟,厉声吼道:”怎么可能,唐人不是在图尔吗?他们不是要向叙利亚进军吗?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苏伊士港!还有我的弟弟呢?哈萨尔在哪里?他在什么地方!?“
那个报信的溃兵不敢隐瞒,泣道:”哈萨尔将军他……他……他已经回归了真主的怀抱!“
哈萨尔死了!
哈马德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