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亚历山大港(2 / 7)
生命力极强,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
蒙古马虽然比不上阿拉伯马高大健壮,善于短距离冲刺奔驰,但耐力极强,强大的适应能力能够保证蒙古马在任何环境之中生存下去。
蒙古草原多产马,《汉书·匈奴传》曾记载:尧舜以前”居乎北边,随水草而转移,其畜之所多,则牛马羊。“
匈奴马曾显赫一时,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出击匈奴在白登被冒顿单于30余万骑兵围困七日。汉武帝在与匈奴的战争中曾多次带回大量马匹,并任用匈奴王子金日蝉为汉朝的马监,民间养马事业空前发达。
西晋以后,塞外各部族相继南下,带来马匹数以万计。盛唐时期,北方各族都曾以良马进贡,如《唐会要》就记载:”突厥马技艺绝伦,筋骨适度,其能致远,田猎之用无比。“
并指出延陀马、同罗马、仆固马为同种,多为骆毛和骢毛,这些都与蒙古马相似,都是蒙古马的祖先。北宋时东北的契丹马也是蒙古马,说明东北三省早已分布有蒙古马。蒙古帝国被誉为”马之帝国“,成吉斯汗的卫队就是由精良的骑兵队组成,历史上称他是以”弓马之利取天下“的。
根据《元史》记载,当时牧马地甚广,北至火里秃麻遍及塞外草原及南方。据史料记载,成吉思汗铁骑西征时,经常靠蒙古马的惊人速度及耐力对敌人进行突然袭击,从而得到胜利。
公元1219年9月,成吉思汗的两位大将速布台和哲别攻打花喇子漠国讹答刺城时因城内保卫工事坚固而未能攻破。
哲别带军队退居500里远,并休整队伍。敌探得知成吉思汗大军退到500里远时,城内卫军便放下心来,放松了警惕。蒙古大军休整几天后,有一晚哲别突然下令,率大军进攻讹答刺城。大军夜行500里次日清晨到达城下,进行突攻。因城内毫无准备,成吉思汗大军轻易攻破了城,并获全胜。此后蒙古军名声大振,仅用两年时间就打败了强大的花喇子漠国。
蒙古马别看冲刺速度不如欧洲马,可是长途奔袭是其特长,而且对草料的需求比其他马低,耐得严酷的自然条件。所以蒙古大军可以”兵马先动,粮草后行“,从小生于苦寒之地的蒙古人吃苦耐劳,有时候就靠喝马奶充饥。蒙古大军没有辎重的困扰,所以能够展开惊人的大范围不停歇的机动。
一开始,习惯了高头大马的唐军将士,对蒙古马并不满意,总觉得这种马和驴子没什么区别,可是自打进入了沙漠,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