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4 / 12)
到以穆罕默德·阿里领导的埃及人民顽强抗战﹐于1801年被赶出埃及﹐但是1867年﹐新兴的欧洲工业大国英国以更为强大的军队攻入开罗﹐使埃及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直到1953年才彻底退出﹐那是因为大英帝国的衰落。
战后撅起的美国﹐沿着旧殖民主义的老路进入埃及﹐实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侵略。开罗是所有这些入侵者的桥头堡。
当然那些都是后话了,自阿慕尔将埃及行省的首府,转移到开罗之后,便在此地大力经营,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和高大坚固的城墙。
当初阿慕尔放弃水路交通便利的名城亚历山大,选择了相对较小,也落后的开罗作为埃及的首府,也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开罗在尼罗河的河畔,而尼罗河是整个北非文明的发源地。尼罗河作为一条非常古老的河流,约在6500万年前的始新世就已经存在,河道曾发生多次变迁,但它总是向北流,又向西经一段流程注入艾伯特湖,苏丹平原,数千万年以来兢兢业业的灌溉着非洲大陆,贫瘠的土壤。
尼罗河发源于非洲中部布隆迪高原,自南向北,流经后世的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南苏丹、苏丹和埃及等国,最后注入地中海。
干流自卡盖拉河源头至入海口,全长六千公里,是世界流程最长的河流。支流还流经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刚果、厄立特里亚等国的部分地区。流域面积约三百多万平方公里,占非洲大陆面积的九分之一。
尼罗河是由卡盖拉河、白尼罗河、青尼罗河三条河流汇流而成,最下游分成许多汊河流注入地中海,这些汊河流都流在三角洲平原上。三角洲面积约两万四千平方公里,地势平坦,河渠交织,是古埃及文化的摇篮,尼罗河下游谷地河三角洲则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古埃及就诞生在此,至今,已经被阿拉伯人统治的埃及有百分之九十六的人口集中在尼罗河流域。因此,尼罗河被视为埃及的生命线。
几千年来,尼罗河每年六到十月定期泛滥,八月份河水上涨最高时,淹没了河岸两旁的大片田野,之后人们纷纷迁往高处暂住。十月以后,洪水消退,带来了尼罗河丰沛的土壤。在这些肥沃的土壤上,人们栽培了棉花小麦水稻椰枣等农作物。在干旱的沙漠地区上形成了一条”绿色走廊“。
埃及流传着”埃及就是尼罗河,尼罗河就是埃及的母亲“等谚语。尼罗河确实是埃及人民的生命源泉,她为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