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3 / 9)
这次因两部军队合一,所以因应罗马法律的要求,两位执政官在日间轮流作出指挥。
执政官保卢斯,本性骄傲自大,首次带兵上阵,就一心要战胜汉尼拔。当时汉尼拔派出一支小部队,对罗马军队发起了试探性进攻,保卢斯成功将其击退,这让保卢斯信心倍增,一心想着要与汉尼拔进行决战。
而另一位执政官瓦罗则不同于保卢斯,其心思缜密并且步步为营,而且其知道即使罗马军队在数量上占有优势,但与汉尼拔在平原上对战是极不智的。
瓦罗的想法绝对正确,因为汉尼拔具有骑兵的优势,不论是质量或是数量上。尽管有着这些顾虑,但是保卢斯却认为在取得初捷后退兵为不明智的,于是将三分之二的兵力驻扎在奥非都斯河东侧,并指令余下的军队渡河,在北岸离迦太基军营更近的一个高地上设下第二个军营,此军营设立的目的在于抢夺粮草并且骚扰敌军。
两军于这个位置对阵了两天,在第二天,汉尼拔向瓦罗挑战,相约于明天正式交战。瓦罗拒绝了,当其要求被拒绝后,汉尼拔意识到奥非都斯河对罗马军队的重要性,于是派出骑兵向正在河边取水的罗马士兵进行骚扰。
瓦罗并没有因此而作出错误的判断,只是下令士兵严守营盘,但是对于保卢斯来说,汉尼拔派出的这些骑兵直接对罗马军营进行骚扰,掠夺并干扰罗马军水源供应,是不可容忍的行为。保卢斯因此被激怒,并于次日,即公元前216年8月2日,集合南北两营大军,在与汉尼拔军营隔岸相望处布下战阵,向汉尼拔挑战,要与其决一死战。
罗马军将右翼置于奥非都斯河附近,当时传统的阵形是步兵置中军,骑兵置两翼。罗马人依照此法摆阵,但选择加厚中军的纵深而不是加阔其战线阔度,这是因为其军队数量多于迦太基的,所以其战线可以与迦太基人的等长,并希望以此迅速击溃汉尼拔的中军。罗马军队一队紧跟着一队,当罗马军队前进时可以确定其具有统一的战线。
步兵排成数十列,分左、中、右三路,以重装步兵放在阵形中心,每列之间有一定距离。骑兵放在步兵的左右两翼,右翼是罗马公民组成的少数骑兵,左翼为意大利联盟的骑兵。整个队形突出深度,其优点在于以重装步兵的强冲击力来突破对方的阵线。罗马执政官瓦罗指挥右翼,另一位执政官保卢斯指挥中路,塞维利阿指挥左翼,每个指挥官都精选一千骑兵作为机动部队,以便必要时出击。
面对罗马军队的阵形,汉尼拔没有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