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2 / 12)
埋葬着埃及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期间的64位法老,其中有图特摩斯三世、阿蒙霍特普二世、塞提一世、拉美西斯二世等最著名的法老。
图特摩斯一世有感于先人的陵寝大都不免遭受盗墓人的侵害,于是便把自己的陵墓同殡葬礼堂分开,这在埃及法老中还是没有先例的。
他的墓地距礼堂将近1.6公里,他命依南尼在底比斯山西麓隐蔽的断崖下,在那石灰岩壁上开凿了一条坡度很陡峭的隧道作为墓穴,并将遗体放在那里。
从此以后的500年间,法老们就不断地在这个山谷里,沿用这种方式构筑自己的岩穴陵墓。后来希腊人看到那通往墓室的长长的隧道,觉得很像牧童吹的长笛,就把这种岩穴陵墓叫做“笛穴”。
帝王谷也有被宠幸的贵族和法老的妃子和子女的陵墓。王后谷始于大约拉美西斯一世,然而也有一些妃子与她们的丈夫一起合葬。
图特摩斯一世是为了防止盗墓才把岩洞陵墓修建在帝王谷的,然而,历史注定了帝王谷要成为盗墓贼的天堂。
那些法老们在安葬他们的干尸时极尽奢华之能事,这在那些盗墓贼看来,诱惑实在太大了,那里的每一座墓室的财富数量,都远远超过最贪婪者的梦想。
在帝王谷,法老们选定的墓穴位置是彼此靠近的,不像过去那样分散,目的是为了便于集中守护,然而,这也恰恰给盗墓贼提供了方便。不知从何时开始,一个个匪帮会聚到帝王谷周围,他们要么暗度陈仓,要么明火执仗,要么与当地政府或守护者相互勾结,进行疯狂的盗墓活动。
托特米斯一世的遗体在那里平安待了多久不得而知,但他的后辈托特米斯四世下葬不到十年,他的墓就被人洗劫一空,并且,在墓室的墙上,盗墓者还留下了得意的留言。
可以说,在500年的时间里,葬在那里的每一座墓室都无一例外地遭到了洗劫。以至于后来的法老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将他们的先祖改葬。
那位更像是一个宣传干事的拉美西斯二世的遗体前后改葬了三次,阿赫密斯、阿门诺菲斯三世、图特摩斯二世的遗体也都曾被改葬别处。到最后,由于再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只好将它们几具、十几具堆在一处。
然而那里的宝藏依然在吸引着无数人的注意力,就比如眼下阿拉伯帝国在埃及行省的总督穆巴克,可以说,即便是没有哈马斯的建议,穆巴克也没打算放过那些法老的陵墓。
在那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