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大决战(一)(3 / 12)
吃在马上,睡在马上,谁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战马脱力了,就换马骑乘,累死了,就再去抢新的战马,反正阿拉伯人手中的马多,也不愁抢不到。
对于阿拉伯军队的突然消失,也早在杜睿的预料之内,阿拉伯一方如果再严守各地,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有生力量只会被大唐逐渐的侵吞,消灭。
叶齐德一世现在摆明就是生出了存人失地的心思,虽然有些想当然,不过倒也是个明智之举。
……
巴拉达河河畔,唐军大营,帐幕连绵不断,几乎将大地都覆盖了。就在距离唐军大营的百里之外,就是阿拉伯的军营,此处是一片平原,没遮没挡的,甚至到了晚间的时候,都能看见对方军营内升起的袅袅炊烟。
在阿拉伯军营的背后,那里就是大马士革了,阿拉伯人有句话: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空,大马士革必与之齐名。
通过这句话,就不难看出阿拉伯人对这座古城是何等的钟爱了,大马士革位于安提黎巴山山麓,巴拉达河和阿瓦什河的汇合处,整个城市内外水道纵横,使大马士革周围草绿花香,万木争荣。
大马士革全城依山傍水,并且和平原相接,这就是大马士革的地理特点。古他在阿拉伯语里是绿洲的意思。大马士革周围大约有30公里的古他园林区,区内万木竞发,鸟语花香,绿树鲜花衬托着的大马士革,更显得美丽动人。
大马士革是一座有三千多年历史的美丽古城,从古老的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塞尔柱帝国,阿拉伯帝国,到后世的花剌子模,伊儿汗国,到帖木儿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时代,大马士革一直被誉为“天国里的城市”。悠久的历史使它留下了神奇的传说和众多的古迹,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给它带来了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生动景象。
早在公元前10000年到公元前8000年的时代,大马士革就已经有人居住。历史上第一个提到这个城市的是埃及特勒·埃尔阿尔马纳的楔形文字碑,碑文中大马士革被列入公元前15世纪被征服的领土,因此大马士革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持续有人居住的城市。然而大马士革并不是一个重要的城市,直到阿拉米人的到来。
众所周知是阿拉米人建立了大马士革的供水系统,方法是开凿运河地下水道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巴拉达河的水资源。这套供水网络系统后来被罗马人和阿拉伯倭马亚王朝改造,至今仍然是大马士革老城区的基本供水系统。在公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