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禁中语失窃(2 / 4)
的枪杆子都还没硬,就这样对付整个官僚体系,甚至还包括军队,实在是愚不可及。自己手里仅有的牌就是锦衣卫,还有太监们,得罪的是整个官僚体系,光靠他们还是不靠谱,自己还要想想办法才行啊!否则自己被那些大臣教育不说,以后都群起而攻之,自己可没好日子过,政令估计真的出不了紫禁城了。
想到这里,杨改革又回忆了一下自己早年在网上看到的一些“技术”帖子,怎么对付和分化官僚阶级的。想来想去,还是想到了清朝雍正的“密折”制度,这种制度可是分化官僚,把皇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一大法宝,但是也有害处,害处就是每天都要看额外的巨量“密折”,并且回复,累那就是一个字。雍正估摸着也是这样累死的。
杨改革想了想,自己还年轻,头几年估计还扛得住,以后就逐渐减少“密折”的数量,估计自己能活得比较久,想来想去,还真的只有这一招暂时可行。
传说“密折”出现之后,你眼中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就会把你今天所说的某些不地道的言行,不地道的事给皇帝报告上去,过两个月,你就莫名其妙的被降级,离职了,所以,对于这种“密折”,官员们是相当恐惧的。能很好的分化官僚集团。
于是,杨改革费尽心思,开始准备搞“密折”。
不过杨改革的不是历史专家,也不是雍正,自然不可能回忆起着“密折”具体是如何施行的,不知道这具体的制度,也不知道该给谁放“密折权”。
想来想去,杨改革还是觉得晚上睡觉的时候还是到百度去搜搜再说。否则光靠自己在这里瞎琢磨,也弄不来事。
晚上,杨改革是早早的就睡了,梦里,梦回百度,当真的是搜索到了“密折”这东西,是雍正的主要政绩之一。杨改革翻了一些页面。
对雍正搞得“密折”多少有了些了解。
得到的一个结论就是这雍正大概是活活累死的。就像这二十一世纪在网吧里上十几天网,忽然猝死一样。很难长寿。
你想啊!这样多的官员,每人每天上一个“密折”,这得有多少官员有给皇帝上“密折”啊!这要花多少时间去看,去回复这些“密折”啊!估计也只有论坛里那些灌水的“水王”才扛得住。就是起点的很多写手估计都没有雍正“日更”的多。
杨改革白天里还设想给一些“小官”,或者是有声望的闲散人员也弄一个“密折权”呢,现在看来,如果按照雍正的那种搞法,杨改革觉得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