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孙梅的日记 (1)(12 / 25)
老田头转过身,手扶着篱笆院墙,探头向院子里看去。一瞥之下,他的眼睛一下子瞪圆了。
他揉揉眼睛,似乎不敢相信自己那一对昏花老眼。
几秒钟后,老田头想了想,小心翼翼地走到院门前,试着用手轻轻地推了一下。
门吱呀一声开了。
没锁。老田头的眉头皱得更紧。他向左右看看,整整身上披着的衣服,一步步向院子里的瓦房走去。
短短十几步,老田头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瓦房那两扇紧闭的铁门。
因为那两扇门的把手上,横贯着一根木棍。
老田头凑近铁门,眯起眼睛看着那根木棍,刚要伸手去拽,突然想到了什么,手又缩了回来。他的呼吸开始变得急促,转身向窗口走去。
窗台有点高,老田头踮起脚,仰着头,竭力向室内望去。
一瞬间,老田头就感到喉咙被人攥住了一样,同时,裤裆里一片湿热。
1998年。J大。
“至此,一切真相大白。”孙普扶扶眼镜,扫视了一下鸦雀无声的课堂,“A女士在心里觉得,如果母亲不到英国就不会遭遇车祸,而母亲之所以会去英国,完全是因为A女士的肺结核病需要到欧洲治疗。A女士同时还认为,自己的肺结核病,恰恰是因为没有听从母亲的劝告,少穿了衣服因而着凉的结果。”
有学生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开始彼此交头接耳。
“所以说,A女士表面上所有的畏惧,”孙普抬腕看看手表,“其实都源自于她内心对母亲的内疚感。”
下课铃响。恰到好处。
“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有学生笑起来,孙普挥挥手,学生们开始收拾课本和书包。他低头整理讲义和教案。讲台前,还围着几个不肯离去的学生。
“孙老师,之前您说过,”一个女孩热切地看着孙普发问,“畏惧是对性和攻击等冲动的抑制,这似乎解释不了A女士的案例啊。”
孙普笑笑,把讲义放进皮包里,微俯下身子,从眼镜上方看着女孩子。
“所以这个案例证明,与本能无关的心理创伤事件,也可能在心理防卫下产生对某种物体、情境或活动的畏惧。”
“这么说的话,”女孩面露疑惑,“心理学岂不是完全无规律可循?”
“那不正是心理学的迷人之处吗?”孙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