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平辽之期(2 / 4)
可越级提拔,对那些三次考功皆是下等的,就要作降职、革职处理。”
“少说废话!这些还用你来说吗?”
“呵呵,陛下恕罪,那咱们就谈点大的走向吧,由于西夏被灭,辽国对我大宋戒备之心越来越重,从谍报人员传回的消息分析,耶律宗真以及辽国一些有识之士,也有整顿辽国军政之意,然辽国的问题比我大宋还要复杂,耶律宗真才略差陛下又太远,我大宋还是靠大胜之威这才比较顺利完成了初步改革,辽国想迅速转变是不可能的。
但是时间久了就很难说了,辽国去年大败一场,元气损伤,而我大宋新胜,士气未泄,加上国库丰盈,军械齐备,陛下,臣还是那个意思,打铁趁热,一鼓作气才行啊!”
“你说的陛也明白,燕云之地是祖宗念念不忘要收回的,到了朕这里,既然有望收回而不去做,今后朕还有何面目去见太祖太宗,但辽国毕竟与西夏不同,西夏地窄民少,能回旋的空间小,对付起来容易些,辽国则不然,国土比我大宋还大得多,人口也众多,这仗一但打起来,怕是累年累月,需慎之又慎才行啊!”
许清听了很高兴,只要赵祯没有因为平夏后便沾沾自喜,心满意足就好,于是接口道:“陛下多虑了,国土面积宽广固然增加了战略纵深,但打仗其实不是看你占领了别人多少国土,而是看你控制了多少战略据点,控制住一个战略据点,那么四周的大片土地就自然而然的在你控制之下。
辽国国土面积虽然宽广,但其重心都集中在东南两面,这就注定了他必须在此与我大宋死战,还有一点,辽国国内各民族组成复杂,而契丹人对这些部族一向打压极严,一但辽国初战不利,同时我大宋加一些利诱,这些部族就很容易倒向我大宋,让辽国形成四处起火的形势,所以,对我大宋来说,只要取得第一阶段的胜利,辽国也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赵祯听得频频颔首道:“子澄似乎还忽略了一点,辽国有半数百姓是我中原汉人,若我大宋王师到达,这些百姓想来是乐意归附的。”
许清不想打击他的热情,但也不能让他盲目乐观,于是说道:“陛下,辽国汉民虽然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还保留着中原百姓的生活习性,若我大宋能取胜,这些汉人百姓自然是最快认同我大宋,最好治理的;
但他们毕竟沦陷异族太久了,一代代下来,他们在意识上基本已经认同了辽国的统治,而且自辽太后萧燕执掌辽国以来,对这些汉人百姓很不错,所以,咱们想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