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原来的故事(2 / 3)
少安客气一番,两人向另一个方向走去。
行至前方一块长石边上,老和尚先坐了下来,岳少安在他身旁坐下,听方才金老太的口气,自己过来,只是作为一个聆听着的角色,故而,他也不说话,静静地听着老和尚开口。
老和尚目望上空,似乎在回想着尘封了多年的记忆,隔了一会儿,他轻声说道:“其实,我和道炎是师兄弟……”
“哦?”故事一开场,便吸引了岳少安的好奇心。
“不过,那已经是几十年以前的事了,我都快忘记了……”老和尚的话匣子一打开,居然是滔滔不绝,声容并冒。岳少安从来不知道这老家伙居然这么能说,而且口才这般的好,说起故事来,比那天桥下说书的先生都强出不少。
随着老和尚的话语,岳少安心头许多疑惑也一一解开了。
原来,当初永惠老和尚入师门之时正是壮年,他本是大理段家的皇族子孙,对同在金老汉门下的小师弟道炎和是关照。永惠天生沉稳,练功虽然刻苦,却没道炎的悟性高。
不过,道炎天性顽劣,仗着自己讨师傅师娘欢心,便不如何刻苦了,为此还经常被揍。直到道炎成年后,第一次踏出了村子。
当时两人奉命去清凉观办事,在村子里老人见多了,陡然间见到那么多美貌少女,两人都是眼前一亮,而当时的清凉观中最杰出的弟子便是敬贤老道姑了,当然,那个时候还是一个清秀少女,并未束发入道。
作为守门道观,每一代最杰出的弟子都会到金老汉的村子住上一年,由他传授武功,而当时永惠和道炎到清凉观的目的就是接引敬贤。
随后在一年多的相处中,两人不约而同的对敬贤产生了好感。不过,敬贤却更喜欢性格沉稳且学识渊博的永惠。
永惠和道炎的关系很好,不想夺他所爱,三思之后,竟然选择了出家为僧,而敬贤一气之下发誓终身不嫁。他们两人自作主张,却将道炎闷在了鼓里。
道炎百思不得其解,几次大闹清凉观,也学着敬贤入道,做了道士,原以为这样可以讨得敬贤欢心,却反被敬贤骂了出去。
从此道炎意志消沉,独自跑到了外界,做起了风流道士,终日与酒色相伴。
为此金老汉大怒,出去将道炎抓了回来,困在星门桥上三年。
星门桥便是岳少安之前走过的哪座桥,想起道炎在那上面三年必定不可能不穿衣服,如此一来,结合道炎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