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大难至(6 / 7)
揽他,让自己的妃子小博尔济吉特氏,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孝庄皇后,色诱洪承畴。老洪同志禁不住美色的诱惑,再加上皇太极问寒问暖,对他态度恭敬,于是国家民族全忘在脑后了,投降了满清。
但胡人不行,李隆基越是这样,他反而越看不起李隆基。
李隆基还不知道危险已经来临,他又做了一件蠢事,许安禄山在上谷郡铸钱,也就是说给他替国家铸就钱币的权利。这样一来,他的财力更加充足。
也不是没有人看到,许多人进谏说安禄山有反意,连杨国忠都这样说。不过杨国忠不是进忠言,他是看到安禄山如此受宠,眼红污造的。但李隆基不相信。
看到如此,杨国忠更加眼红了。
如果是李林甫在世,还好点。对安禄山有恩,没有李林甫也就没有安禄山的今天。而且李林甫权谋之术过人,说他是十大奸臣好,或者是唐朝败亡的罪盔祸首也好,如果没有很深的权谋之术,如何呆在相位上十九年?
看看被王画称为最能善变的姚崇在相位上又呆了多长时间?
所以李林甫的权谋之术,也让安禄山有些忌惮,当然,那时候他的谋反条件还没有成熟。
但换了杨国忠这个酒囊饭袋,安禄山尽管上了他的堂妹,根本不把贪婪无能的杨国忠放在眼里,视之蔑如。
这一来矛盾更加激化。
杨国忠为了达到目的,命京兆尹搜查安禄山在长安的宅第,又斩杀了安禄山家客李超。
到此,安禄山反意已决!
不过李隆基还不相信,杨国忠又为了“证实”,进言道:“陛下召试之,召必不来。”
这么多人都说安禄山谋反,李隆基心中也开始忽信忽疑,于是召见安禄山。
这时候安禄山还没有准备好,于是冒险进入长安,见到李隆基后放声大哭,说道:“臣本是胡人,是陛下宠爱,才有今天的地步。现在为国忠嫉妒,臣死无日矣。”
你说,这么大块头的超级大胖子一哭,还真有那么回事。
李隆基释解。
于是连太子李亨进谏,他都不听。
两个月后,安禄山从容辞归范阳,一点儿着急的神色都没有看出来。
不管他在军事上天赋如何,单这份城府,恐怕连李林甫也赶不上。
李隆基也没有想到其他,同意了,还亲自御衣辞行,安禄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