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昆阳大战 (2)(14 / 22)
能看到的人将注定幸福。阴丽华,请为我祈祷,我将为你而战,请打扫来路,在树下等我,我必将归来,风尘仆仆,历尽沧桑。
王邑名将风度十足,从容命胡人擂鼓,悠闲地指挥中军布阵。刘秀涉过昆水,才一登岸,迅即猛冲而前。身后汉军打出仿造邓奉的金龙旗,一路呼啸招摇。官兵中军本来还有心一战,一见邓奉的金龙旗,顿时肝胆俱裂,昨夜巨无霸在众目睽睽之下丢了脑袋,已经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如今见到邓奉的金龙旗,以为又是昨夜那个白袍妖人,哪里还有勇气抵抗,于是朽如枯草,迎风而倒。刘秀率众长驱直入,所向披靡,杀至中军帐前,正逢大司徒王寻,刘秀拍马迎上,一刀断其头颅。
大司徒王寻,相当于宰相,又是此次出征的副帅,然而就这么轻易挂了,中军顿时大乱。王邑奋力指挥,重布防线,和刘秀等人苦战。官兵其余部队,慑于王邑的一再严令,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中军挨揍,以为王邑又在施展骄兵之计,佯败诱敌,都不敢擅自来救。
再说李轶率三千人向昆阳城挺进,一路散布谣言,先是说汉军十万主力正在发起攻击;意犹未尽,又说官兵中军已经大溃,王邑已经阵亡;造谣造得兴起,越发离谱放肆,又说洛阳已经攻下,长安也岌岌可危。再到后来,干脆说王莽已经驾崩,新朝已经不复存在。惊慌之中,官兵哪里还能辨别真假,先是心乱,再到人乱,再到阵乱,最后更是一片混乱。
昆阳城中的王凤、王常等人见汉军势如破竹,于是也鼓噪而出,中外合势,内外夹攻,震呼之声,惊天动地。
王邑自食苦果,后悔不迭,但却并未慌乱。他对战局仍然有着清醒的认识。其余部队不来救援,没有关系,只要他们能一直坚守不动,局面就尚可收拾。百万大军,只要不自乱阵脚,就根本不可能被击败。至于刘秀,虽然攻势甚猛,然而中军只要能抵挡住一阵,等汉军锐气耗尽,便可以凭借人数优势,周旋反击。刘秀等人深陷众围,断然不敢恋战,久攻不下,必然撤退,一撤退,背后就是昆水,于是必死无疑。
王邑的设想固然美妙,然而他却并不知道,无论是理论上还是事实上,官兵的混乱都已经是一种必然。
【No.18 溃奔】
东坡兄作《记游松风亭》,云:“虽两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也就是说,哪怕身处战场之上,攻击已经开始,前进则死于敌人之手,后退则死于军法,然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