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短命君王(6 / 18)
之后,对朝廷更是越发心灰意冷,都劝刘秀不必理会诏书,一切按既定方针办,继续北上,攻取幽州以为大本营。邓禹则说得更为直白:“王郎只有一个,打完就没了。”言外之意,咱们应该爱护王郎,珍惜王郎,趁着王郎还健在的时候,赶紧壮大自己的势力和地盘。
韩鸿左等右等,三天过去了,见刘秀还是毫无动静,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再催。刘秀仍在迟疑,韩鸿急道:“刘公倘若再不发兵,我身为朝廷使者,也无颜再回长安复命,请以死相谢。”说完,拔剑便要自杀。刘秀赶紧拦下。
适逢冯异从河间郡收兵而归,得众八千余人,同时也带回消息,说王郎正催促渔阳太守彭宠、上谷太守耿况发兵。诸将无不大惊,渔阳、上谷二郡,突骑天下闻名,如果此二郡倒向王郎,形势无疑会陡然严峻。
刘秀见众人不安,大笑道:“王郎发二郡之兵,我亦发二郡之兵,看看究竟谁的面子更大。”说完,拉过韩鸿,道,“只要韩兄为我修书两封,我即日便南下邯郸。”
韩鸿大喜,道:“只要刘公肯奉诏南下,别说修书两封,十封也不在话下。”
刘秀道:“渔阳太守彭宠、上谷太守耿况,二人皆为韩兄持节所拜。说起来,韩兄之于二人,有知遇提携之恩。有劳韩兄修书二人,晓以势,动以情,令其提兵来助,共击邯郸。”
刘秀亲自磨墨,韩鸿提笔,书信须臾写就。墨迹未干,使者已携书上路,绝尘而去。诸将至此方知韩鸿竟是彭宠、耿况的大恩人,于是心中稍安,看在韩鸿的面子上,彭宠、耿况二人即使不领兵来会,想必也不好意思忘恩负义,投奔王郎,反过来与恩人为敌。
刘秀所以决定南下,一方面是幽州的情况突然变得复杂,未可遽尔深入;二来眼下还远不是和朝廷决裂的时候,不如卖韩鸿一个人情,奉诏遵命。
听闻刘秀决定南攻邯郸,刘扬大喜,一咬牙,送给刘秀三千兵马,算是给外甥女婿的新婚贺礼。刘扬就担心刘秀执意要北取幽州,因为那样一来,他就将直接暴露在王郎的兵锋之下。刘秀南攻邯郸,正好,他可以躲在刘秀身后静观其变,刘秀胜王郎,他则坐享其成,王郎胜刘秀,他大不了好马也吃回头草,再次向王郎屈膝投降。
刘秀整饬三军,合兵一处,挥师南下,进击元氏、防子,皆下之,再至鄗城。鄗县县令献书请降,刘秀许之,勒兵城外,亲自入城慰劳官吏父老,当夜宿于城中传舍。
鄗城土豪苏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