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既得陇 (1)(7 / 23)
太监一副看见乡下人的表情,鄙夷地答道:“陛下要在宗庙召见你。欲入宗庙,怎能不先正衣冠?”
马援再被领入蜀国宗庙,百官俱在,济济一堂,然而都沉默着。又候了良久,公孙述这才鸾旗旄骑,警跸就车,磬折而入。百官匍匐在地,山呼万岁。
公孙述穿越人群,缓步走上御座,脸上不喜不悲,不乐不怒,有如木雕泥塑,保持着高深莫测的天子威严。
公孙述少年出仕,靠了父亲的荫庇,被选为郎官,时常追随皇帝左右,耳濡目染之下,对于皇帝的派头可谓烂熟。公孙述称帝之后,凭借记忆,照着葫芦画瓢,居然也将汉室制度恢复了十之八九。
因此,刘秀、隗嚣、公孙述三分天下,不仅是指地域,而且三人也各得帝国之一体:刘秀得其武力,隗嚣得其文化,公孙述得其礼仪。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然而,这是指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而言。情况如果倒过来,上级不断要下级给自己上贡,长辈不断要晚辈给自己磕头,那情形就未免让人恶心想吐。
在公孙述这边,觉得自己是对马援待以朝廷之礼;而在马援看来,公孙述则分明是在卖弄显摆:好你个公孙述,咱们当年一块光屁股长大,你以为你穿上皇袍我就不认识你了?你有几根毛,我还不清楚?
公孙述何尝不知道马援此行之目的,马援代表隗嚣而来,马援的态度,将直接决定隗嚣的站队,因此,理当尽吾国之物力,结彼人之欢心。
朝堂之上,公孙述固然公事公办,退朝之后,却又立刻派使者给马援及其宾客送来厚礼,以为笼络,又向马援郑重许诺,只要他肯为蜀国效命,马上封为侯爵,官拜大将军。
宾客们得了重赏,乐而思蜀,纷纷劝马援留下。马援已经彻底被公孙述伤了感情,心寒如冰,冷冷答道:“天下雄雌未定,公孙述不学周公,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而修饰边幅,呆如木偶,人味全无。如此之人,岂可久事?如此之国,岂可久居!”
马援不顾公孙述再三挽留,坚决辞归,返回天水复命。隗嚣早已是望眼欲穿,一见马援,按倒就问:“此去蜀国,观感如何?”
马援毫不犹豫,立下断语:“公孙述乃井底之蛙,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隗嚣闻言,意下怏怏,相比刘秀的封侯,他还是更喜欢公孙述的封王。然而,马援对公孙述的评价如此之低,口气又是如此坚定,容不得他不信。隗嚣于是叹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