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阵前决战(5 / 6)
马后方,在千万对眼睛睁睁注视下,冲前十余步后,战马一声不响的住前软跌,头先着地,接着马体磨擦草地,前冲近丈始止!
毕玄跃离倾颓的马背,人随矛走,矛锋直取寇仲背心,突厥方又爆起打气声,却远不如先前的激烈和信心十足,因为表面看去,寇仲至少能和毕玄平分秋色!
徐子陵晓得两人同时负伤,反心中大定,因为长生气将令寇仲有比毕玄更大的抗伤本钱,何况寇仲至少比毕玄年轻上一甲子的岁月。
跋锋寒看出毕玄此矛势道稍不如前,道:“若毕玄落败身亡,会有什么后果?”
他比任何人更清楚答案,说出来意在提醒李世民。
李世民未及答话,仍未着地的寇仲反手一刀,重劈毕玄矛头。然后借势连续几个翻腾,落往靠近丘坡的一方。
乍看起来,双方均似随意出招,远不及刚才马上交锋的凌厉紧凑和出人意表,事实上却是千锤百练下武技修行的成果,达致有意无意间之化境。
毕玄的矛击连消带打、流水行云,藏巧于拙,似是老老实实的一矛,千变万化尽寓其中,比之天刀亦逊色不了多少。可是寇仲还击的反手一刀,更是出色,纯凭天人合而为一后超乎常人的灵动感应,一举破掉毕玄的矛势变化,找到毕玄遁去之一。不过如非先前了,毕玄因“马技”不如,落在下风,他绝无可能取得如此成果。由此可见,高手争锋,是寻瑕抵隙、分寸必争。
毕玄旋风般转过身来,长袍扬起,竟就那么抛掉月狼矛,欣然笑道:“过去的确是不必要的负担。想不到长安小别后,少帅刀法又有长进,令本人意外惊喜!”
山丘上的徐子陵叹道:“毕玄终明白自己的错失,可是寇仲优势已成,即使如毕玄仍难有回天之力,否则胜败难分。”
跋锋寒一点头道:“因为他仍放不下过去的荣耀和战争!”
李世民此时才答跋锋寒先前的问题道:“若毕玄战死,眼前的三万金狼军将失去理智,人人发狂般要洗掉毕玄被杀所带来的屈辱,他们会杀尽能杀的汉人。以血屠洗武功。”
侯希白骇然道:“那怎办好?我们摆的除空林计外更是空城计,武功现在守兵不足五百,根本不堪一击!”
徐子陵笑道:“希白不用忧心,寇仲比我们更清楚此点!”
寇仲抱刀而立,向三丈外的毕玄恭敬的道:“小子寇仲侥幸行险成功。利用战马天性,得保小命,还有是圣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