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番外(二)(6 / 7)
先把手头的正事解决了,再插科打诨不迟。
圣上很务实。
想清楚这一点,几家欢喜几家愁。
那欢喜的,自然是胸怀壮志,等着施展一腔抱负的能臣。
忧愁的则是心里有鬼的世家子弟,在治国方面,圣上虚心纳谏,重视人才,但并不会被朝臣们牵着鼻子走,尤其涉及到皇权之事,他乾纲独断,不容臣下忤逆,世家们想重拾以往的风光,只怕是难了。
从高宗到女皇再到圣上,寒门学士的崛起已成定势,无法逆转。
几位老臣暗暗嘀咕,看来得叮嘱家中儿郎刻苦读书,以后科举入仕才是正道呀!
不觉到了用午膳的时候。
天子赐食,膳房为宰相们预备了丰盛的汤羹菜肴,几位宰相推让一番,入席就坐。
其他官阶低的大臣没有资格和宰相们同案吃饭,他们的饭菜也简单一些,基本上是四菜一汤,偶尔多两道时鲜菜品。
大臣们吃饭的时候,裴英娘正在大殿接见内外命妇,累得腰酸背痛。
一屋子珠翠环绕,珠光宝气,阁老夫人,亲王妃,大长公主,长公主,她们各自的女儿、孙女儿、外孙女儿……连角落里也坐满人。
好在李令月喜欢热闹,时不时发话活跃气氛,才不至于让裴英娘太无聊。
她低头轻抚指尖,刚搽了凤仙花汁,指甲颜色浅淡,得多染几回。
一个阁老夫人眼尖,立马夸她的指甲染得好,其他人跟着附和。
说来说去,无非是家长里短的琐碎事情,皇后态度和蔼,平易近人,但嘴巴很紧,坚决不漏口风,只问家事。
命妇们绞尽脑汁,勾心斗角,筹谋的无非是各自儿女的姻亲或者丈夫前程的事,知道她们的目的,不难拿捏。
好容易敷衍完,一众命妇告退,裴英娘留下王洵的妻子崔氏说话。
命妇们对望一眼,默默退出大殿。
崔氏神色紧张,魂不守舍。
圣上登基以来,极为倚重皇后,后来干脆一纸诏书废除六宫,所以长安的世家权贵才忙着嫁女,进宫是不可能了,只能退而求其次,和其他门第相当的世家联姻。
有传言说圣上对皇后言听计从,皇后没有大肆干预朝政,可无疑她对圣上的为政举措有极大的影响力。因为皇后在民间威望极高,而且谨言慎行,没有越矩,朝臣们抓不到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