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内与外(4 / 8)
国赶去。一个不曾自己主持过事务的年轻妇人,一个幼童,两个仆役,这不是一个高效的组合。亏得虞国归一,虽有水患,却比四分五裂的时候太平许多,他们才能一路颠簸赶到虞国。路上花费的时间,便多了起来。幸尔谁也不曾想过她会逃走,猜测她要逃走,也只猜会往南逃,追索错了方向。
到得虞国,才知卫希夷并不在虞国内,而是新得了一片土地。女媤忆及虞公涅在天邑时的名声,不敢表露身份,打听到了卫希夷的所在,匆匆去寻她。岂料她走得慢,卫希夷办事却是雷厉风行,待她赶到,卫希夷已经被太叔玉护送往唐国成婚去了,唯留屠维、女杼等人,与卫应几个,在招待女方宾客。
女媤也不敢冒然相认,见有各色人等前来道贺,非止诸侯可贺,也伪称受水灾之人,前来道喜,混了进去。
结两姓之好,也是安抚人心的结盟,唐、越两国皆是大方,摆出流水席来。女媤等人接连观察数日,希图看出屠维是否可靠。然则……她委实不擅此道,看了三天,也看不出好歹来。却将两个仆役看得心焦,他们没有女媤的顾忌,他们是许夫人的旧人,许夫人是王子喜的母亲,有这层关系在,他们怕的什么呢?一日两日,只说:“小王子何曾吃过这样的苦?早些相认,早些让小王子安逸过活。”
女媤被说服了。自思也非空手而来,她的儿子,也是申王的儿子,若要伐申,大可不必担心诛灭申王之后为人诟病,她的儿子正可以申之名存在,臣服。况且,她还带来了借兵的消息,又知申王欲用唐国内鬼。这两条消息,也是很重要的。
屠维果然十分重视她带来的消息,将她们母子安顿好,便召人商议。却又绝口不提什么立她的儿子为申国之主的事情,只说:“事关重大,我且做不得主,公主少歇,我去与人商议商议。”
其时在此地吃喜酒的,还有一位人物——狼金。戎国之水灾不如中土严重,盖因原本乏水草,城池亦不多,反是旱灾更会令戎人头疼。她闲闲往来吃喜酒,被屠维请来请教。登时大怒:“什么?用兵?!想什么呢?”这不是要让她跟卫希夷对着干起来了吗?这怎么行?!
她不是没有与同门处在不同的立场上过,她为戎王封君,姜节是申王的臣子。然而,她在前面拼杀的时候,姜节是留在天邑的。卫希夷……一看就不是个会窝在一边算命的主儿!再者,借兵不划算呐!
中土这样子,洪水泛滥,抢都没得好抢的!申王又面临困难,能拿出多少粮帛来做酬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