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4 / 4)
募捐当然也遇到过。
作为一名虔诚的信徒,玛瑞安首先对此进行了响应。她不光是往捐款箱里边塞了一张写着一千英镑的支票——她只能塞支票,国内的大额钱币都在银行、卡里——她还跟黄哲提出了一个请求,得到了同意之后,在街角小店的门前同样设立了一个捐款箱和说明情况的牌子。
她更是细心的在打印的牌子上用手画了一个简笔画的教堂。
放在街角小店可比放在村委门前效果要好得多,立刻就让居住在此地的外国人都注意到了。
想一想就知道这座教堂是为谁建立的,本地可没有天主教或者是其他西方教派的信众。于是这些人纷纷慷慨解囊,五百、三百的往捐款箱里塞钱。
跟他们的薪酬相比,五百、三百是不多,可是他们的捐款是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说捐了一次之后就不再捐了,没准下个月或者下下个月又捐一次。
除了他们之外,来街角小店吃饭的人看到别人捐钱,往往会被带动,塞个十块、二十块的。积少成多,慢慢地这笔钱迟早能够凑够了。
得知村里边要修建教堂之后,克拉伦斯也捐了一些。捐的不多——对他来说,一万元而已。
他当然能够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来,可是没有必要。众志成城,汇聚众多力量修建而成,才更有意义。
刚问过附近有没有教堂,村委就进行公开募捐修建。怎么想,这件事也跟自己脱不了关系。于是薇薇安也拿出来了一部分资金,亨利得知之后同样也出了一笔。
玛瑞安、克拉伦斯、亨利和薇薇安四个人的出资,再加上村里其他人捐助的一些,就让资金一下子跨过了一小半。
黄哲把这个金额写在了村委外边的黑板上,算是进行公示。并且他还打出了捐款明细,告知所有人都可以去村委查看。
当然,为了避免攀比,引起不好的影响,这份明细单不会进行公开展示。
时间过得快,小孩子几乎一天一个样子,十个月的丁丁已经会坐、会爬、会站、会蹲。他充分展示了男孩子的活力跟淘气,满屋子到处爬动,扒着楼梯台阶就能自己从一楼往二楼爬,需要时时刻刻的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