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3 / 5)
再一次大乱。闯王李自成进京,崇祯皇帝煤山自杀。结束了大明的一生。
我还清楚的记得,杨家的人背着我逃走。但是没逃出南京,就被一队清兵扣押了下来。后来,我被一个投靠清廷的汉人大官收了去。之后,这个大官官至四品。晚年又退居南京。品诗论道,还偷偷烧掉那些怀念大明的诗句。
那时候我才知道。这个姓陈的天子门生,曾经也是崇祯朝的进士。还参加过东林党,但是满族人兵临城下,东林党就作鸟雀散。大多数东林党的余孽,不是为君死节,而是放下了所谓的“尊严”,做了大明的贰臣。
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这些已经变了节,还自诩“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东林党文人。还念叨那遥不可及的反清复明。
终清一代。我的生活还算优渥的。陈大官的后人,要么从商,要么从士。都混的风生水起。但是,他们渐渐忘记了自己是个汉人。直到后来,太平天国起义。我的上上任主人,背负着我和其余的财产,匆匆赶往福建避难。途中,我随他见识到了不少社会的惨象。原来,那个不可一世的大清王朝,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后来。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来了。福建闹起了革命,溥仪下台。开始了民国的历史。
我还清楚的记得。当革命党人来革命福建的时候,逮着人就剪去长辫。宣称“留头不留辫”。但陈家的后人,却死活不愿意剪去象征清朝子民的“辫子”。还大声嚷嚷:“辫子是我们华夏的衣冠!衣冠怎么可以剪去?!”
不。汉人哪里有辫子。只是,他们当惯了清人。都忘记了汉人本来的面目而已。
我想。历史就是这样,由胜利者书写吧。
后来,我的上上任主人,死于一根不肯剪去的长辫。陈家得罪了当地的军阀,被抄去了所有的家产。于是,我又落在了一个军阀的手上。这军阀不爱古玩,爱金条。拿我去跟一个参加过“实业救国”的绍兴企业家交换了二十根金条。企业家想把我捐赠给博物馆,但是当时,故宫盗宝案闹得沸沸扬扬。他只好另寻门路。
兜兜转转,又是几经易手。最后,这一位企业家的孙子,左右权衡之下,将我交给了程璋。
故事,到这里就完了。问文湛,他有什么想法。他摸了摸我的头,宠溺地笑着。然后我张开嘴,催他:“问你话呢!”被子一掀,就在此刻,他猝不及防地覆上我的身子。然后,他捧住了我的脸,用一个吻堵住我所有想说的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