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若问闹洞房那家强,苏州老家找白夫人(5 / 8)
这里,婆婆却把我当仇人看,这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即便是以后孤独终老,也比在这受气强。婆婆临走时嘱咐我睡的轻些,免得儿子醒来口渴要喝水找不着人,您瞧瞧,我是嫁来当白少夫人,还是当使唤丫头的?”
“唉,小姐啊,为人妇的日子怎么可能还像闺中那样轻松呢,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白家这本经算是好念的。”嬷嬷周嬷嬷拉着沈韵竹坐下,“白夫人在苏州老家名声不错,并非那种以磋磨媳妇为乐的愚妇人。她年青守寡,族里娘家都劝她改嫁,她不同意,一个人拉扯两个儿子长大,都在十几岁时就中了秀才,可见她教养孩子是错不了的。可惜长子二十岁那年一场大病走了,她痛归痛,满了孝期,还是劝大儿媳改嫁,族里有人问,你现在劝儿媳,当初你为什么不改嫁呢?““她说,当年我的家产和嫁妆足以供两个儿子读书成人,所以不改嫁,如今媳妇没有孩子,又没什么私房,娘家爹娘也没了,苦守在这里将来指望谁呢?后来她托付媒人把大儿媳说给一个屡试不第的举人老爷做填房,还把自己的嫁妆田分出一半来给儿媳添嫁妆。善有善报,儿媳嫁过去次年,举人转了运,春闱金榜题名,中了进士,外放做官,这儿媳如今儿女双全,还成了诰命夫人,把白夫人当做亲娘伺奉呢,此事传为美谈,据说还写进了苏州县志。”
“你细想去,这世上丧子人家,或是为了面子,或是为了让儿子在黄泉里有个伴,不准儿媳改嫁,或者出重金结冥婚的比比皆是,白夫人如此对待大儿媳,着实难得。你祖母正是看中她的开明善良,教子有方,才同意这桩婚事的。”
沈韵竹撇了撇嘴:“您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可从今晚来看,婆婆的个性和传闻中的截然不同啊,写进县志难道就是真的?今竹妹妹说过,正儿八经的史书大半都是说假话呢。”
“我的小姐哟,四小姐这个熊孩子的话你也信。”周嬷嬷叹道:“寡母独子的,在儿子新婚夜言行失常也不是没有。打个比方,你种下一棵树,每天勤勤恳恳施肥浇水,长成大树了,在底下乘凉吃果子的却不是自己,心里是不是觉得郁闷?有些事情,要等你自己有了孩子、做了娘才会懂的。”
沈韵竹不以为然道:“奶娘这话理太偏,且不说白灏前途未卜,还不是一颗大树呢,即便将来成了大树,难道就我一个人独占乘凉吃果子了?她是我婆婆,有荫凉肯定是她先躲着,有果子我也让她先吃着。”
周嬷嬷见沈韵竹的语气不像刚才那样决绝了,心里稍放松了些,为了缓和气氛,她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