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求亲(3 / 8)
娓娓道来。
比如他说收粮的事儿,“我那时一展莫筹多日,没想到你一到就连出三策。我还以为你只是为了宽解我随意说笑,没想到竟然你真的那么快就拿定主意,并一举成功……”
他说他那佩服之情直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同时也深深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就此绝了那点儿从商的心思,一心读他的圣贤书起来。
武梁:……不是谦虚,若说收粮用了什么招,她是记得的,但其中的细节她真的不记得了好吗?她有连出三策什么的那么诸葛吗?当时真不是说笑的吗?
不过么,一些过往被人记得那么清楚,还是挺让人感动让人暗爽的。
昨儿酒席上的时候,一来他有些醉意,醉话嘛,谁给他当真啊。二来嘛,她才说了要资助燕家村,建设新农村。他凑那个时候表白,难免让人将两者靠在一起,想一想那是个什么意思?想凑凑那事儿得个名声还是啥的?
说实话他如果真是想趁机捞点儿名声,都让给他也无妨,多大点儿事儿啊。
但如今他清醒着,这么说起许多,听起来昨儿那表白,就好像是深思熟虑过,而不是临时起意的话题了?
当然说真的,一个男子对你是不是有意,难道她真的感觉不到吗?她只是没想到他够胆子说出来而已。
并且他提到的其中几件事,也让武梁觉得,燕南越是真的用了心的。
第一件事,是燕南越说起从前那个戏本子。
说起来,那出《寻妻》,老早的事情了,听说柳水云后来唱得很火,听说现在京城里还会唱起,但武梁是真的都快不记得了。
但燕南越还记得,他扭扭捏捏的,说自从他知道那出戏是武梁写的,就去认真听了。
然后,他觉得那就是写他们俩的。
什么女的有财男的穷光蛋,他们是。
男子建功立业,女子另嫁他人,他们也相类。
然后女子与前夫切结离开,与男子相遇,互诉衷肠后相伴终老。他们进行中……
所以他十分相信那就是武梁为他们写的。
武梁当然摇头否了,不是就不是,这事儿不能瞎编。她都要仔细回想才能记得那戏本里写的是什么了,怎么可能当初为他量身订做?
不过燕南越说,他觉得是就行,他们最终是美好的结局就行。
戏里还有相伴终老的后续,就是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