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请封(6 / 8)
并且因他而获封,那份量,和她凭自己的本事,成亲前就得的封赏,大大不同。
成亲前的封赏,就是她自己挣的,无论她走到哪里,有没有他程向腾在侧,她都是堂堂正正的身份,谁也不能不承认。女人们大多靠父靠兄靠相公,能有个靠自己获封的,那怕品阶低上几级,也没人小觑得了。
在家也是,她无娘家支应,但有了封号,就算将来成了亲入了府,家里的老侯夫人,前侯夫人,亲戚长辈等,除了长幼之别外,谁也别想看不起她。她的身份就是她的依仗。
程向腾觉得为武梁请封非常重要,他一定要替她争上一争。
她已经因为出身,过了太曲折的这些年。他希望以后出身再也不能困扰到她,让她时时可以挺直腰杆,做最尊贵姿意的自己。
她值得这样的封赏。
从前她说想赚很多钱,用钱换尊重,换身份,换地位。她不是说说而已,她做到了。如今民间声誉日隆,已经没人敢小看她。
那时他说会帮她,他也会做到。她已经奠定了如此好的基础,他怎么能不推一把。
她不能因夫得封,因子得封也只是个由头。程向腾最想的,还是武梁因自已得封。
很快有人发言助声,为程熙孝心发表大大一篇感言,说百善孝为先,如此纯孝之人,让人感佩莫名,朝廷更该大力褒奖,以倡孝风……这才是真正程向腾的助威团出动,一时间你也感动我也感动,朝堂上“感动”一片。
再然后,就转入了对武梁的歌功颂德了。这才是正题。
程向腾这方面准备充分,但他不想让旁人来提,直接点了工部的名。
武梁是京城名人,事迹鲜有人不知。但益水桥事件后,盛名仍只在坊间,朝廷并没有只言片语的溢美之辞。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就算是工部,就算是朝廷,也不能白花了人家银子,然后自己缩着头连声谢都不道,连声颂都不称。这不公平。
实际上工部也颇有些冤枉。当初是裕亲王出的头,只说是他江湖行走结交的富商,出身贫寒为富不忘根本,愿捐出银子来修这里修那里。问及是谁,只说人家行事低调,不愿抛头露面。
既然如此,银子不用白不用啊,用了建出来都是政绩啊。工部当然很配合的花钱。
后来益水桥那么一喧闹,工部也才知道原来幕后是这位主儿啊。可那个闹法,那是行事低调的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