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过渡章(2 / 4)
业的感兴趣。平时,最喜欢的就是跟着李泽去公司,或被他带着出席一些聚会。
而夏浅能找到她想要做的事,夏正松是欣慰的。走到他这步,对钱多钱少,真得没了那份概念。只要夏浅喜欢,就算是半个公司的利润拿出去,夏正松也只是犹豫一下,不会拒绝的。
可能是这一年天泽集团发展得太过耀眼,再加上夏浅森威独生女的身份。在场的各位非常给面子,出手更是一点也不手软。
不过一个来回,募集到的资金就达到七千多万。再加上李泽和夏正松的友情赞助,堪堪破了九千万。心情,是说不出来的激动,哪怕宴会结束,大家都散了,夏浅还忍不住地乐呵着。
以前,她只觉得商人重利,不管什么,都用钱来衡量。可现在,夏浅隐隐改变想法了。不管他们今天出于什么目的,结果她是收到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也会被帮助到。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基金会就如火如荼地开展开来。
第一站,便是灾后那些无依无靠的老幼残孺。对于这部分人群,夏浅有着本能的同情,几乎没什么限定条件,就纳入帮助的对象。而那些能够自食其力的成年人,基金会则提供他们一个劳力兑换的机会。
“阿泽,你说在这个地方建个孤儿院怎么样?”拿着一份放大版的c市地图,夏浅指着三环附近的一处问李泽。c市,离w市最近的一座城市,地震后,有不少幸存者涌入其中。
夏浅想在这里建座福利院和敬老院。一方面,离w市不远不近,真有什么念想,回去看看也方便;另一方面,周围交通也算便利,能满足各项生活需求。
没有立即回话,李泽接过地图,认真地看一遍,才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这里吧,福利院、敬老院可以一次性解决。”手指着c市下面的一个小镇,李泽脸色认真,说出的话俨然经过一番深思熟虑。
靠近市区,虽然生活上方便不少,但消费高,并不适合基金会的长久发展。而且,突然涌入这么多人口,以c市目前的教育体系,根本就没地方安置这些人。
“临山镇?”夏浅皱眉,有些想不通李泽在想些什么。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j市人,夏浅即便没去过c市,也听说过不少临山镇的话题。
当初,留守儿童闹得最凶的那年,临山镇就作为一个典型例子,出现在各大新闻报刊版面上。全镇七十二个村,五万人口,外出务工者的比例竟占了百分之五十一,比一半还多一点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