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覃州(6 / 7)
然后一众人就笑,二王谢昀掐着时间算了孩子降生的大概时候,笑道:“明年新年赶不上了,中秋倒能热闹一番,到时候各府孩子聚在一起,必定都能玩得不错。”
这就好生说一阵子,谁家的孩子最淘、把叔伯长辈府里都闹翻了,谁家孩子宠得最厉害、平常都藏在王府里不出门全说了一遍。
皇帝听的时候多、说的时候少,末了,淡笑着提了一句:“若是个皇子,等他自己出来玩也还早着。各府的翁主倒是可以先带进宫见见平安帝姬,就明年上元吧,帝姬的三岁生辰,大办一回。”
这话说得众人心里稍稍一紧,席上的气氛也不免有点冷了。刚才话里多少忽视了平安帝姬的谢昀和谢明尤其尴尬些,二人离席谢罪,谢明酒气一上头直接说了“臣弟的长女跟帝姬年纪相近,让她进宫给帝姬做个伴也好”这话——把谢昀吓了一跳,赶紧招呼离谢明近的七弟谢晗把人往回扯!
——自家的女儿在府里宠着多好,送进宫你舍得啊!
好在皇帝也没真把这事应下,淡声一笑随着他回去落座了。短暂的小插曲过去,宴席还得继续。
官员们敬酒的时候嘴上就小心多了,多半是贺贺太平、赞赞明君,也没人敢跟藩王们似的说句“来咱们兄弟干了这杯”,皇帝肯抿一口就算给面子了。
这一轮过得很快。然后,就是当地的乡绅们了。
虽则按身份排席,这些人是排在最后,都搁到了厅堂外的院子里,但其实这帮人才是这场宴席的重头。
这里头单是富甲一方的都还是小事,可有不少是贵戚们的大小门客,直接沾点亲缘、婚约的也占了一定比例。是以在他们进来之前,皇帝寻了个借口到后头的小厅去,慢悠悠地饮着一盏茶缓神,心里头一回真真正正地觉得,应付这些在各处地面上有权有势的人,比端坐朝堂料理那些看起来更大的事情要难多了。
一刻后,皇帝回到宴上,先召进来的,是当地坐得最稳的几个。
这几个乡绅大多产业不小,家里也有那么一两个做官的。名声还都不差,灾年施粥啦、捐米捐银啦这些事都常做。
几人施完大礼,皇帝吩咐赐坐,他们就一个个感激不尽的样子。而后小聊一番气氛融洽,说的话题不疼不痒,基本全围绕着覃州的风土人情来聊。
之后,见兴致推上去了,几人噙着笑互相看看,最年轻的那个又往外看看。
这目光传递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