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8 / 8)
里面有些人在里面煽风点火,说书人在其中为了哄骗茶资也脱不得干系。
梁山伯与祝英台都能被扯到一块儿,庞太师能被黑成反派人物,西门庆与潘金莲能成女干夫yin妇,里面就少不得说书人与写书人的手笔。
既然如此,纨绔孟世子,自然也能被塑造成能活捉山匪的大英雄来。反正说书人两片嘴,怎么说下面听的老百姓觉得好玩儿也都会口口相传。
因此在年十五后,温宥娘一边待着嫁,京中就开始盛传起孟世子的英勇故事来。
到底温氏六房所居的庄子上差点被人打劫是真有严如霜抓回来的匪首作证,孟世子在天黑后带人潜伏拦截土匪有庄子边上的村里人作证。
最后在京中不认识孟世子的人当中,孟世子的形象简直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不曾与孟世子相处的人,都暗中嘀咕着以往自己是不是想错了人。毕竟孟世子名声不好,干坏事儿他们也没亲自看见不是。
就王真人听说了,也笑得肚子都疼了,只拿着拂尘对温宥娘指着笑,道:“你个促狭的徒儿,这是把行景架在火上烤呀!”
以前孟世子是坏人的时候,倒还没什么,就哪一日欺负个良家妇女,人家也不觉得奇怪。可如今被人如此神话,要再干什么坏事儿,引起的反应却是又不一样了。
圣人,永远不能做上半点不好的事儿,不然就当与恶人无异了,这民意一反弹起来,孟世子的名声估计得再烂上几成,然后跟着就是‘名垂千古’。
就孟世子还不知道自己被温宥娘给坑了,因京中对自己的赞誉,自是听得心里那个美,美得那个冒泡。
每日竟开始做好事起来了!有了这好事做传播的材料,孟世子的名声自然更甚。
什么君子无双,不敌孟世子甚么的。
孟世子就这么飘飘然地,到了三月大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