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薛九娘来访(3 / 9)
不好相见,便等着薛九被安置后才回了院子,与温宥娘道:“薛九这一行倒是快。”
温宥娘就道:“半路收的信,又哪有不快之理。”
孟世子听得温宥娘说的话,惊讶道:“戚家?”
温宥娘道:“恐是得信了就兵动了。”
这就是重生者的好处,只听得大皇子造反,东宫遇难,就能知晓里面到底有多少事,只收到信儿自然就动了。
“那位到底是信薛家几分的,从京城到云州,各路驿站传送军情向来就快,许比我们知晓得还早。”温宥娘道。
薛九远在云州能这么快得信,必然是打通了驿站,有人暗中传信。只是这一得了信就来了,到底有些居心不良。
孟世子沉吟道:“只怕要不少好处。”
温宥娘却是不在意,“就是要,也只寻公子要去。这天下无灾无难的,戚家也不敢明着说要取大隆皇室而代之。至于公子愿意给多少,那也是公子自己的事情。孟氏,总归是吃不下的,没得不让别人来分一口。”
从龙之功,大了就是祸患,何况戚家有兵,就是让戚家拿了大头,温宥娘才觉得好。总归以后要不小心养出个白眼狼来,最先被清算的也不会是孟氏。
至于温府,只温余卿与温长倬就是再出息,温氏出息不过几代,跟世家比起来也算不得什么,总归只有被用的而不是被防范。
温宥娘把这想法一说,孟世子也觉得有道理,“我孟氏不过三千兵甲,到底比不得戚家三万铁血军马。”
“不过只是怕主弱臣强,祸患无穷。”孟世子到底还是担心戚家最后造反。
如今天下除了夺嫡,自然是算得清明,戚家就是造反也寻不到甚由头。只再过几年,公子珣去了,留下小小的阿蔓,面对手握重兵的戚家又能耐何?
温宥娘却是道:“你忘了还有六郎了。”
兴国侯世子这些年的军功不少,屡次被当今提拔,六郎在兴国侯世子麾下,自然也是步步高升,虽官奴之事一直被隐瞒着,然而此回若是能正大光明的恢复陈氏,想来也是甘愿。
“只是怕兴国侯世子不肯。”孟世子道。
温宥娘都跟他生了两个孩子了,兴国侯世子的儿子还比霸主都要大上一岁,他倒是不吃以前那点子飞醋了,不过也对兴国侯世子了解得深,要让这个读书有些读得傻的人跟着造反,只怕难说动得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