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八章 互利(3 / 4)
了,要是让他年轻个十来岁,就不用这么主动地去求人了。现在结个善缘,以后他去了,这维持着一家老小生计的布庄,也算有个人来帮忙照顾一二。
潘老掌柜自信自己有一双利眼。能讲学又懂律例的在读书人当众都不多见,更何况是女子。要知道夏君妍可没有像陈夫子这样的大儒去教的,她能懂这些,就只能依靠长久的自学了。潘老掌柜眯了眯眼,这世上聪明的人不少,但最可怕的却是那有毅力的人。
打定了主意,潘老掌柜决定再接再厉,替周记多挖一些人过来。
夏君妍这里也时不时收到潘老掌柜的信。
“我们和潘老都是老交情了,难得大家竟是这么默契”孙掌柜看着潘老掌柜的信嘴角不住的翘了起来,“真是和夏掌柜您说的事儿不谋而合啊。”
夏君妍对这位老掌柜的印象颇深,此刻也道:“到底是几十年的老掌柜了。潘老替咱们探了路,咱们也得加把劲儿才是!”
屋子坐的三位高层相视一眼,默契一笑,周大老爷拍板:“那就这么办!”
一份建议成立“云安县布庄商会”的报告,顿时送到了柴县令面前。
“为了云安县布庄行当的前景,也是为了方便各大东家掌柜互通有无,商会的成立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夏君妍满脸笑容的解说着成立商会的必要性。
“例如上次的布庄出现以次充好的问题,若是有商会互传消息,大家便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的所在。平常也能更方便组织交流活动,提高布匹质量好绣娘的技术……”
柴县令看着那份详细的报告,一眼就看到了关于商会和县衙的关系。朝廷为什么会重农抑商,最重要的就是商人的不稳定性。他们没有土地,流动性很大,大商人到还好,尤其是那种贩货郎,想征人头税有时候都找不到人。但有了商会这种组织,首先对大商人就是一种约束,朝廷找人也方便了。大商人之间有了联系,就能加强对下面小商贩的约束,最大限度的控制住这部分的流动人口。
如果夏君妍是个男的,柴县令恨不得都想把她抓回衙门当幕僚了!这小姑娘真是一口红心为着朝廷啊,他都有些感动了。往后面又翻了几页,夏君妍很含蓄的提道如果商会要成立,她希望让周记来牵头,这商会会长一职自然也是周大老爷来当比较合适的……
柴县令决定收回刚才的感动——这赤果果的以公谋私!!!
但这个提议整体而言非常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