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如何去迎?(8 / 8)
透彻明白,省的自己事后还要跟在后面解释。他从各军的将领忠心和可用的可能上分析起,直说到大概能调用的兵马和仪仗,还有沿途可以调出来护驾的府兵云云。
大楚并未失道,这是大楚如今还没有生出极大动乱的原因。无论是江南百姓也好,关中百姓也好,都是发自内心的相信大楚能好起来。洛阳城百姓愿意跟着小皇子一起迁都到长安,便是信任大楚能够给他们一个好的未来。
能替百姓守国门而不是逃跑的皇帝,即使年幼,也值得尊重。
其他各地也是一样。百姓愿意积极缴粮缴税,而且自发收纳北方的难民,都是相信大楚必定能平定乱局。若是小皇帝真的能获得江南世族的支持,再迎回太子妃和太后,民心就会更加倾向于他,得到的支持也会更多。
现在问题就是:
一,皇帝下江南,至少要带几万兵士保护,加上沿途补充的府兵,这些兵从哪里来。
二,皇帝的安全问题怎么保障?怎么能肯定世族不是不怀好意。怎么保证一路上的安全。
顾卿和亲亲闲话已经聊得差不多,亲亲不知道一向温和的齐太傅还会为了胡姬写诗,听得旧事忍不住一阵一阵的发笑。齐邵好生生的在说着国家大事,自家女儿在御书房里嬉闹,
李茂面子下不来台,十分不悦,立刻就熊女儿:
“李湄!我们在聊大事,你再这般无状,我就叫侍者把你叉出去了!”
李湄和顾卿在一起时老忘了别人看不见奶奶,又对国家大事不感兴趣。楚承平对她极好,从来不让她受委屈,养的她有些娇惯了,她狐假虎威惯了,见父亲熊他,立刻眼中含泪,一下子站了起来。
“什么难事让你们商量那么半天!把钧堂兄和堂嫂带来的三万羯人给我,跟练武一样,让我代替陛下去迎回太后就是了!”
“不行!”
齐邵、李茂、顾卿齐齐一愣。
这么快做出反驳的既不是李湄的父亲,也不是李湄的奶奶。
自然,也不会是生性老练的齐邵。
而是坐在御座上的少帝楚承平。